在经济学中,商品有“好东西”(goods)与“坏东西”(bads)之分。一件“好东西”是指任何一件能给人们带来效用或满足的东西,诸如食物、衣服、书籍、娱乐、汽车等。相反,一件“坏东西”,就是指任何一件对人无用或令人不满的事物,诸如污染、流感和麻疹等“坏东西”,乃至单位里令你讨厌的“人”。
你也许听过这样一句谚语:“好东西总嫌太少”。请注意:日常生活中习惯讲“好东西”(good thing),在经济学术语中,只抽取了“好”(good,在英文中与“商品”同字),而不管它究竟是什么“东西”(thing)。你赞同这句谚语的观点吗?如果你表示认同,那说明你与经济学家还相差得很远。为了帮助你理解经济学家的观点,我们就拿“健康”这个“好东西”来说事儿。我们大多数人认可“健康”是个好东西吧,但为什么人们又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干些有损健康的事情呢?为什么健康的身体时常遭受损害而很难保持呢?他们做的与说的为什么不是一回事儿呢?
一位女士,每天吃大量高脂肪食物,却懒得去健身锻炼,还要抽十支香烟,她可能会说:“瞧!我是健康的。”显然,如果她少吃些高脂食品,多参加健身运动,并且能把烟戒掉的话,她的健康状况肯定会更好。在此基础上,她还可以再进一步,继续改善健康状况,直到一点也不吃高脂食品、恰到好处地健身锻炼。可以肯定,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做出努力,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谁能够“苛求”自己将身体保持在“最佳健康”的极致状态,因为保持“最佳”状态也是需要成本、时间和精力的,这种行为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会失去“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而很难做到。尤其是,你必须为此放弃一些其他“好东西”(消费品),比如可口的黄油汉堡带来的美滋滋感受。事实上,你可能会选择稍少一点的健康而换来一个美味的奶油汉堡,而不是更多一些健康但却没有汉堡的美味享受。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你的选择行为就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好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好东西”对我们来说确实存在一个是否“太多”的问题,或者,至少存在一件对我们来说是“太多了”(过量了)的好东西。而这正是经济学家所要讲的话。
一件“好商品”的价格
关于学业成绩,你自然是倾向越高越好,你宁愿得B而不是C,能得A当然不愿得B。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高分数都是一件“好东西”。但是高分不会白白给你,你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最大努力,才有可能得A。如果考虑得A要付出牺牲享受其他“好东西”的沉重代价,你可能宁愿得B而不是A。
譬如,鲍伯如果全力以赴的话,生物学课程成绩完全有能力得A,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觉得那样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也就是说,它认为得A的“价格太昂贵”了。那么,鲍伯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明智呢?不能这么说。他有“充分理由”做出这样的选择,尽管得A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许多“好事”,而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获得一件“好事”(比如在生物学课程考试中拿到A),就意味着你丧失了享有其他“好事”(比如交女朋友等)的机会。权衡利弊,鲍伯选择在生物学考试中拿B,而腾出时间和精力去获得其他“好东西”(如交女朋友等),因此完全是“明智之举”,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鲍伯的选择是“理性”的。
为了一件“好东西”或“好事”而放弃了其他“好东西”或“好事”所付出的代价,在经济学上就叫做一件“好商品”的价格。
“生活中充满了交换”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件“好商品”,也就是说,只有一件这种东西能让人们从中获得效用和满意,那么,这个“好商品”就总是稀缺的,永远没个够,对此你自然会觉得多多益善,多就是好。
事实是,世上显然远不止一件“好商品”,而是有很多很多“好商品”。拥有更多的某件“好商品”,意味着你享有其他“好商品”会更少。获得更多的健康这样一种“好商品”,意味着享有更少的其他“好商品”(如美味汉堡)。在你的学业中得更多的A,这是“好事”,但也意味着你享有其他“好事”(如交女朋友)的机会更少。
经济学家用“生活充满了交换”这句话来概括说明这个道理。简言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得学会用“鱼”和“熊掌”进行交换,一件“好商品”如果拥有得太多,那就想想是不是可以用它“换”点其他“好商品”来享用一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