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创立起,Google的搜索服务就占据了互联网十余年的主导,设置Google为主页远比Yahoo、MSN要有用得多,在搜索框背后是大量服务器、蜘蛛与数据算法为你寻找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网页、图片、视频甚至一个PDF文档。Google从整个互联网信息爆炸中获益,还创造出了Gmail、Android、Google Docs一系列深植Google价值观的产品。
作为曾经的规则创立者,Google深刻了解引领互联网新趋势的重要性,而社会化正是这样一个被广泛认为将变我们生活的下一个新趋势,它的革命性可能远远超过我们曾经了解的博客、视频、LBS。目前Facebook、Twitter非常红火,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社会化概念的终极表现,相反还存在着着巨大空间能够去探索。
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是知名社交网站MySpace,仅仅创立一年就被新闻集团以5.8亿美金的天价收购,被收购时每个月有超过2000万用户访问,2008年底MySpace的估值已经高达650亿美元。那时候每个人都在讨论MySpace,每个人都在赞美MySpace,认为他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不一样的生活,而现在的MySpace早已不复当年风光,大张旗鼓进军中国市场的聚友网也没有了动静,而东家新闻集团则在谋求出售MySpace套现的方法。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会惊人地相似,如果把它们放到一个足够大的范围看,过去的MySpace与现在的Facebook、Twitter并没有本质区别,今天我们为他们作的颂歌可能明天就变成安魂曲。互联网总会出现新的致命吸引力产品,Facebook、Twitter可能随时会被我们抛弃,现在大家没有这么想只是因为这样的产品没出息,这也正是互联网让人害怕却又不得不靠近的独特魅力。也许过个三五年,Facebook、Twitter就会淡出我们的视线,但是他们消失并不意味着社会化探索的失败,相反他们会成为社会化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一颗小小螺丝钉。
与MySpace、Facebook、Twitter不一样的是,Google十多年的坚挺证明其强健的生命力,尽管不断有新事物出现,但是Google的状况其实是越来越好了,不断改进现有的服务以满足用户更苛刻的需求,例如推出Twitter的实时搜索。信息索引的需求客观存在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斗无法被取代,现有的社交网站并不能对Google形成致命一击,当然Google对自身服务的持续改进也至关重要。
业界盛行威胁论、阴谋论太久了,个人并不认为Google在社会化领域的探索是为了阻击谁,即便客观存在也不一定是主要诉求。Google Buzz可以被理解为向Twitter致敬,但是更多是希望成为一个信息中心,Wave更多是Google独自进行的有益探索。Google在社会化不断尝试更多是不希望错过什么,或者是可以创造一些新的想法来提升自己,也许Google在Orkut的时候已经看到了社会化的一些端倪。
Google+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厚积薄发,Google在这个项目中投入了超过500名工程师,多个语言版本同时发布,界面设计由苹果前Mac软件团队设计师安迪·赫兹菲尔德带领,第一时间提供了Android客户端,iOS的客户端也即将上架。看到Google+你很难讲这是在模仿谁,整合了Google Talk、Picasa,创造了社交圈让用户可以快速整理好友关系,多人消息、多人视频聊天可以让大家便捷地进行交流,他们是想要打造一个新的社交目的地。
Google+是否会成功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是Google对社会化的探索一定会继续,因为社会化完全可能是Google无法承受的错失,Google如果不想要在新一轮洗牌中落后,除了继续探索外已经没有更好选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