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WTO冲突会更加激烈

    WTO冲突

    相较于美国经济目前的乍暖还寒与欧元十七国的结构矛盾。中国在加入WTO十年之后,已经缓步登上(至少形势上)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此种国家在全球经济排序地位上的相对增减是否对于国际组织(WTO)的未来发展有所影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对台湾来说,WTO的重要性毋庸赘言,而2012年是加入此组织的第十年,了解中国和WTO的互动,意义自然非凡且必要。本文拟从「中国」与多哈回合(Doh    a Round)为起点,探讨中国经济地位的改变与此回合贸易谈判的失败有何关联性,以及中国的经济崛起对WTO未来发展或走向的可能影响。

    依据 Susan Schwab的观察,多哈回合差不多已走到尽头,现在的谈判多半是一种惯例与仪式,突破性的进展在会员国之间已不可求。而巴西、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应对谈判失败负责。何以如此?盖多哈回合目前进展受阻的关键原因是「非农产品的市场进入」问题(也就是手工制造业产品),而不是服务贸易或是农业议题。 中国恰好是目前全球主要市场中最大的手工产品供应国(在日本超过70%,韩国超过60%,巴西超过55%,而欧美国家也平均逾50%),这样的地位自然在实际上冲击多哈多边谈判的权力结构,并加深许多国家对于中国廉价手工产品的依赖。

    然而,多哈谈判的后期因为面临全球经济景气不佳,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开始将中国输出的产品视为是一种威胁,甚至归因中国所以能成为贸易大国端赖低估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此种认知导致他们在贸易上形成联盟关系(alliance)去制衡中国。尽管北京当局已经开始追求人民币的国际化,最终将放弃操控人民币的汇率。但在此之前,紧张的贸易关系在中国与其它国家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类似的情况其实在上个世纪也发生过一次,当日本逐渐在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利用《关税暨贸易总协议》(GATT)的东京回合(Tokyo Round)谈判,将日本经济的崛起视为一项威胁,针对日本设计一些贸易上的规范,例如:反倾销、平衡税措施等贸易救济策略。

    如果本文的推论不是一个毫无逻辑的连结,那么如今美国针对中国的汇率及出口补贴频频抱怨和指责,就与当年对付日本的情形非常相似。换句话说,因中国出口贸易和汇率政策所引发的问题将逐渐取代多哈回合议程中的旧议题,而美国和与美国有相同贸易问题的国家,会开始相互结盟并在WTO针对中国的各种贸易政策提出质疑,甚至是制定一些新规范来制约中国。而中国或与中国有类似情形的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今年8月将加入WTO的俄罗斯),将个别或是也同样形成一个谈判同盟来因应。简言之,2012年(与此后)的WTO发展,将是一个贸易利益角逐和贸易规范话语权的竞争。

    我们因此可以预见,国家基于保护自身贸易利益而在国际组织中上演合纵连横的权力平衡戏码,或是直接把贸易争端带到争端解决程度中(DSP)一较高下。这也就是说,WTO这个国际组织中会呈现更多的冲突与对立,而不是原本市场经济所期待的利益谐调或是相互合作。

 


评论

《 “2012年WTO冲突会更加激烈” 》 有 2 条评论

  1. 太宏观了吧?

    惬意换博客之后第一次来访问咯、

  2. WTO如果越来越多的冲突与对立就违背了当初的初衷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