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杀害空姐事件:世上没有真正的顺风车

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的事,发生至今,突然又一次成了全民不安全感的引线。坦白说,滴滴的这次危机公关处理非常出色。

滴滴出的百万悬赏,虽然惹恼了不少饱蘸权利和隐私意识的精英,但我特地去观察了今日头条上的舆论,多数人都借着这纸悬赏,把怒火烧向了作案者。这笔悬赏操作,可谓深谙现实:相比较程序正义,多数人还活在以牙还牙的刀耕时代。

而百万奖金,在这套朴素正义的逻辑里,正好实现了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功能。

于是,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认为平台没什么责任,如果有,也是吹毛求疵。

但我总觉很诡异,整起事件给人一种怪异的不舒服感。

02

我也认为滴滴责任有限。昨天我在朋友圈表达了类似意思,一起极端个案往往可以反思的空间很有限,因为其太过极端。而不论如何,滴滴是一个平台方,确实没有能力和没有义务对所有用户(如果把顺风车司机也看做用户)的所有行为负责。

不过今天,和朋友交流时我突然意识到,好像很多东西被情绪性地遗漏了。

比如说,为什么出事的偏偏是顺风车?

03

前几天讨论微信时,有人再度拿社交流量说事。社交是一切流量之王,这恐怕早就是行业共识。

如果从社交流量的角度看今天这起事件,可能才会真正理解这起意外。在一个纯粹工具流量的平台里,顺风车是滴滴为数不多甚至我怀疑是唯一一个带有社交可能的产品了。

顺风车的所有产品设计,也都在主打社交概念。我没有打过顺风车,上午试了一下,有了很多意外发现。比如,在完善资料环节,滴滴设置了“年龄”和“行业”两个标签,年龄的标签栏引导语是“让司机更懂你”,行业栏的引导语是“遇见有趣的人”。

作为滴滴的老用户,我在快车、专车和出租车等等产品上从未遇到过这样的资料完善要求。并且,完善基础资料之后,你会发现,滴滴还在引导你完善更多,包括职业认证、芝麻信用、脸部识别等等。其中的职业认证还是与领英和脉脉合作。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顺风车这个功能,单纯看这些资料信息,你几乎等于是在玩一款真人社交的产品:收入水平、职业、年龄、个性签名、家乡、爱好等等。

再看流传出来的受害空姐的顺风车页面截图,出行73次,司机的评价标签包括了:颜值爆表、天生丽质、非常有礼貌、氧气美女等等。

所以,大家看出问题了吗?


04

事情到这里就很清楚了。与其探讨网约车的安全性,不如把这起事件看成是一起陌生人社交平台所发生的意外。

这些所有功能和形象展示,如果放在领英上,可能再正常不过,如果放在陌陌上,也无大碍,但是顺风车不同。顺风车意味着,进行所有社交展示的人将会有一场直接的线下互动。

线上社交,女性还有充分的选择和自主权。只要不进入线下,危险无非是骗照骗红包,而一旦进入线下,危险系数会大幅提升。

而顺风车的产品设计,是一款以出行为载体的陌生人线下社交工具。

这个事件的诡异之处就在这里。一个被评价为“美女”且使用真实头像的女性,在深夜赴了一场陌生人社交的约。

哪怕是在领英上找个搭车客,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也非常低,但是打顺风车的姑娘,真的清楚马上来接自己的司机是不怀好意还是一个单纯的职业司机吗?

05

平台对司机的审核,确实是没有太大问题。但问题在于,顺风车并非快车、专车。快车等等产品的设计,是绝对的工具导向,专职司机负责运送乘客,也以此为生,因此,只要有简单的身份审核足以。

但如果以线下社交平台的产品标准来审视顺风车,则可能会有别的答案。既然要做社交,而且是一场必须参与的线下社交,身份审核就必须极其严苛才行。

司机可以躲在暗处选择性地接乘客,乘客是否也理应享有对司机的选择权?如果要求乘客认证职业,是否也需要司机必须认证职业?

在现有的产品体系里,司机和乘客的选择权是不对等的。

从这个逻辑出发,这事儿细想起来就很恐怖了。比如说,此前坊间传闻有土豪开顺风车约炮,有创业公司CEO开顺风车挖人等等。从理论上说,一个不怀好意的人,完全可以借助顺风车来圈住特殊人群,从而实现特殊目的。

那么,这个姑娘是否也是不幸死于这样一个不怀好意的人?

06

顺风车当然是一款不错的产品,从朋友反馈看,很多时候,车上社交也是愉悦的。但这反而提醒了我,顺风车这种产品,是不是只是一款精英化的产品?

如果说在中关村或者国贸来实验,这可能是一款体验很好的产品。但当这款产品辐射到全国,试想一下,那些在广阔的二三线城市的深夜里,专门开车在大街上游荡着接标签为“美女”的司机,有多少概率真是“有趣”、“有料”、“有地位”的精英青年?

所以,网络上才会流传着各种对顺风车乘客的评价截图,多数都充斥着原始而不加掩饰的兽欲。比如这张:

产品初衷美好,而一旦进入现实,多数社交产品都成为发泄荷尔蒙的工具。

那么,当一套精英化的产品突然下沉,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个细节是,这个作案的快车司机,突然就变成了顺风车司机,快车司机和顺风车司机的审核之间是否应该有别?如果是一款主打社交的精英产品,现在的定价体系是否又不合理,导致顺风车成了便宜版本的快车,而打车者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低价,是牺牲了部分的安全性带来的。

精英化的产品,特定人群的属性是风控体系的一部分。当产品下沉,这套属性体系就会被打破。这也是所有做下沉的公司必须要意识到的,创业不是在北上广做试点就可以推而广之万事大吉的。

07

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是时候重新反思顺风车这种产品的定位了。

对于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是时候重新反思产品和用户的真实关系了。

很多前期掌握流量的公司,总天真地以为能轻易就对这些流量进行深度加工,从工具转型做内容、做社交,深度捆绑用户。

在流量焦虑的时代里,谁都希望自己能用社交来留住用户。但不同属性的平台有不同的要求,并非加入一个产品和功能,就能万无一失。

比如,同样做顺风车的嘀嗒拼车,在官方介绍里就明确表明了要做社交型出行软件,“让有车族为与自己工作地点附近及住址附近有乘车需求的人,提供互助出行,共同分摊出行成本,在不增加道路负担的情况下提升交通运力”。

有做社交的野心我不反对,出行社交也是挺好的场景尝试。遗憾的是,多数公司没有真的理解不同产品之间的风控区别。我很怀疑,因为有了社交功能的介入,反而使得上面那段描述都成了乌托邦。

当你在出行里加入社交功能,这其实就是一款线下社交平台。此时再用工具平台的产品设计来要求自己和要求别人,很可能就会导致悲剧发生。

做出行的转型做社交,做社交的转型做内容,做内容的转型做电商,然而少有人意识到,这每个转型都意味着一整套体系的变革。

如果你决定为自己寻找出路,也请记得给用户留条出路。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