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回忆录《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你读懂了什么?

林奕含因走不出忧郁症袭击,终于自杀身亡的消息,震荡了整个社会许久,不只是伤了父母、读者,当人师成为罪恶渊薮时,这伤,是大伤,伤了整个社会。

 

这里我不再谈「罪」与「犯」,社会已讨论太多,我真正想谈的,是为何这么一个文采洋溢,清秀美丽的女孩,会选择替自己下了这样的人生批注?媒体除了利用悲剧狗血外,我没发现有任何媒体看到整件事情背后,那足以影响台湾未来的隐忧。

 

美丽、才气、诱奸、自杀,这几个名词都聚集在林奕含一人身上,反差效果太强,必然引发媒体聚焦逐臭,《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林奕含的处女作,也是一本不堪的“回忆录”,读过她的片段文笔,生花妙笔灵气活现,这文坛初笋,肯定是明日之星,甚至有可能成为90后的「三毛」,然出书之后成为绝笔,讽刺地成为最强的促销活动,林奕含满腹才华,却选择断了自己的创作路。

 

夺走林奕含生命的,是忧郁症,不是诱奸这件事,她几乎随时准备好要赴死,「我突然发明等捷运的诀窍,就是排在别人后面,否则太想跳下去了,瞬间为自己的冰雪聪明得意不已。」此类带点揶揄口吻的轻生文字,反复出现在她的脸书上,口气看不到悲伤。

 

早有人解读出「房思琪」是「防师骑」的谐音,这是台湾社会一个脓疮的名称,真不值得拿来大书特书,这脓无法医治,台湾人里就是有那么高比例的衣冠禽兽,无可奈何。近年社会整个价值、观念早彻底翻了,憾事不断,冲突不断,伤害不断,暴戾与悲观之气弥漫整个台湾,七八年级生成长在此酱缸中,心灵被霾害着。

 

只是林奕含为什么在事件的八九年后,成年了,迈向成熟了,不但走不出阴霾,反而越陷越深成了忧郁症,精神病?我常写作体会最深,在创作故事的那段时间里,其实是完全活在故事中的,也就是说,林奕含用亲身经历当故事的汤底,让自己再次经历了「诱奸」的过程,所以真正的诱使她走向绝路的,恐是「写书」这件事。

林奕含

回推林奕含的当年,一个十七岁的女孩,还在「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怀诗年纪,是个爱、情、欲无法区分的阶段,没有经过生存困顿挣扎,没有经过社会险恶的洗礼,爱上“老师”,这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就像青春年少迷恋歌手偶像一样的莫名其妙,被荷尔蒙催动着不分南北西东,无法控制着生理机能的启动,让孩子身陷在自以为「真爱」的幻境中,遇到谁?爱上谁?对或错?都是运气。

 

青少时期「情窦初开」无法阻挡,更无法限制与要求,只能经过思想成熟后带来的转变。转身看看身边的人,有几对夫妻真由青梅竹马最终成为眷属的?那多数是存在童话、小说故事之中的浪漫收尾而已。长大了,见多识广了,环境的改变,让每个阶段对人生的理解都不同,也决定了选择标准,「如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叫成长。

 

可惜,林奕含的死谏,希望别再有房思琪,却没机会理解「天凉好个秋」的人生阶段与意境,若她能走到四十不惑,以其才情,作品必成大作。

 

林奕含是医生的孩子,物质上是富裕而无缺的,但「无缺」也成为一种人生缺陷,少了一种面对困境该有的反抗斗志。但这缺陷,是父母用再多钱也给不了的,我们如何教孩子即便身处「地狱」也能面对困境往下走?谁又能教孩子,在身心俱伤的时候,能自我疗愈,救赎自己?

 

「我曾经是一个中毒非常深的张迷,无论我有多么讨厌胡兰成」读到林奕含的这段文字,我恍然大悟。

 

我其实是很怕读张爱玲的,害怕她作品中那种阴郁,那凝结的场景,那描绘人性的可怕色调。林奕含是张爱玲的铁粉,于是「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林奕含个性的本质色彩里,灰色占据了极大块,「我在写这个小说的时候会有一点看不起自己」,这文字看出了「诱奸」对林奕含造成的心灵折磨,也因此困在对文学「会不会,艺术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的自我争辩深渊里出不来,最后结尾收在「文学背叛了她们」的顿悟中,这书后的访谈,看见了毁灭。

 

伤痛成就了文学,自古皆然,所有的伟大诗文,总有情感依归,来处可能是情伤、是思乡、是人生际遇,越是人生的断裂处的撕裂之苦,生存下去,就越能完成一个伟大的作品。

 

司马迁受尽折磨,惨遭宫刑,在人生最屈辱的时间里写下了《史记》,透过转移,透过专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让整个生命反转,创造了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巨着;苏东坡在人生最黑暗时,被贬黄州,却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磅礡的《赤壁怀古》。

 

这些文坛巨擘,在那最痛苦屈辱的岁月中,那着转移,那个专注是怎么来的?父母能教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灵魂,遇到的问题的解法肯定不同,灵魂的蜕变,不是靠「书中自有黄金屋」所能领悟,林奕含小小年纪读了那么多的书,每一本都是把灰阶的刷子,一层层的刷上,把自己越缠越紧,她的重度忧郁,选择透过文学抒发,却翻出了心灵中最黑暗的那一块故事,捆死了自己。生命教育却停留婴儿期,病得不知生命的可贵,病得不知自己的轻生最伤的是父母。

 

我相信社会上纤细敏感的「林奕含们」很多,生病之前,这样的孩子就已经活在死胡同里,如何让阳光照进心房中的黑暗角落?这一点除了父母,没有其他灯光师能打光。有这样的孩子,父母们更需要协助孩子避开「雷区」,且自己不断接触正面能量,用身教“顺带”影响孩子「砥砺心智,使其坚强」,勇气、勇气、勇气,当父母有无穷的人生勇气,孩子自然能耳濡目染,带自己走出困境,不让忧郁缠上心头。写书,让林奕含再度暴露在危境中,想想,在写书之前,如果有一股力量让林奕含文笔挥洒的不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而是《陈树菊的人生菜园》,林奕含的生命可能已经改观。

 

战后婴儿潮那个时代的父母,都历经苦难岁月,生活困顿却积极求生,而他们的子女,竟创造了台湾最辉煌的经济年代,或许正是那样的身教教会了下一代,如何克服困境。但战后第二代富裕后,也极力给下一代富裕的环境,却忘了自己曾经历的生命教育,无法提供第三代孩子「缺乏」,造成了时代「缺陷」。

 

李嘉诚说过: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孩子,我要你将来比我强」,是我最厌恶的广告词,是父母对孩子施压的修辞。能活在困境,又能打破困境找路的孩子,才是真强者,这样的下一代越多,国家社会才会真强大。

 

林奕含之死,在惋惜中,我们是否看清并学到了什么?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