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最近这几天,总是觉得心情焦虑,彷佛自己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是的,我不认识林奕含,这个名字连听都没听过。
我觉得自己很落伍,甚至开始怀疑:每个人都在聊,却只有自己听不懂,难道问题真的是出在我身上?
最近这几天,林奕含的新闻攻占了所有的媒体版面。打开Facebook,点一下新浪微博,放眼看过去,几乎清一色都是林奕含的新闻。
「最新曝光的林奕含生前访谈」、「林奕含是9.2的可能性多高」、「林奕含:这是一个女孩子爱上诱奸犯的故事」、「林奕含有没有爱过陈星啊?」、「林奕含案火烧到中国去了」、「林奕含3,500字独白,令人深思的10句话」、「陈星发声明:和林奕含交往过」……。
几乎每一条新闻都在网络上形成了热烈的回响。甚至连中国大陆的音乐软件「网易云音乐」上头,都有人为了林奕含特别开设一个电台节目:「冰封即利刃,利刃即冰封—记住林奕含」。
看着这些文章、纪念报导甚至电台节目,我只有一个感受:「见鬼,我真的如此落伍了?」当整个社会围绕着一个事件打转时,你听不懂,或没有感觉,就彷佛被整个社会给抛弃了一样:「落伍、没用、老人,没Sense。」
偏偏,我对于林奕含的周边新闻真的提不起兴趣啊!这让我觉得有些自责。偏偏社交网站当道的时代,因为算法极大化流量的缘故,很多事件会快速的滚雪球滚起来,让你以为全世界都在乎这件事,其实并没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整个台湾社会彷佛进入了一种「信息焦虑」的状态当中。照道理说,人们被超级多的信息、对话给包围时,应该是会感到相当烦躁与疲惫的;但是台湾人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却完全相反:对信息极度饥渴、需要,彷佛不把自己的时间给完全填满,就不会善罢罢休一样。
真正让人害怕的,是「没被填满」的感觉,彷佛没有将那些的垃圾信息塞进脑袋,没有将自己逼到极限,没有让自己精疲力竭,就会跟不上时代一样。
我试着描述几个现象,看看是否你也一样:
一、明明没有要干嘛,却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点开Facebook、点开通讯软件,期待有人刚好在找你。
二、又或者,你只是在桌面滑过来,又滑过去,看起来好像很忙碌,但其实什么也没做。
三、看新闻的状态是「无意识」的,你其实并没有特别主动想知道什么消息,就是习惯性的一直看下去,大部分是对方喂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
四、每天看这些琐碎破事,就占据了你絶大多数自由时间。
五、甚至,你也不怎么看书了,只看Facebook。
六、当公众议题出现时,尽管你没什么兴趣,还是会选择跟风、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
▲对岸网友对林奕含事件的评论。(图/翻摄自网易云音乐)
这种信息焦虑症其实并不是一种病,它也没办法治疗;并不是说你强迫自己多看几本书,就会好起来的。原本你以为,让自己忙一点、多读一点文字,多看几部影片,焦虑就会缓和一点:没想到,这种「孤独式的忙碌」,却让人更焦虑了,这是属于现代人的焦虑。
更可怕的是,这种现代人的焦虑,时常是「不自觉」的:你整个人就这么深陷其中,身边的家人、朋友也深陷其中,没有人觉得哪里不对。就是莫名其妙的,发现自己变得不那么自由了,心思变得不那么开阔了,人也变得郁闷了。
在察觉了自己的状态后,我试着对自己做出一些调整,虽然不一定对你有用,但还是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重新整理「当下手边正在做的事」
我发现一个现象:当人们开始关注破碎信息时,经常是处于一个「凌乱、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状态。把手上必须完成的、想要完成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列出来,审视进度,你会发现焦虑感直接少了一半。
第二步、尝试做一些「立即有成就感」的事,例如跑步
这边并没有要强调,运动对身体多好云云,重点是在「立即有成就感」。想把自己从凌乱中拉出来,成就感是很重要的一环:它让你明确的知道,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
信息焦虑,有一部分是源于「担心自己在浪费时间」。然而,你越担心、往往浪费的时间就越多。
第三步、写文章(例如博客)
是的,写文章可以有效缓解信息焦虑症。当你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更为「供给者」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自己具有某种信息主导权,不再感到焦虑不安。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很容易被网络信息浪潮给搞得焦虑不安,不妨也试试看以上几招。惟有跳出来、看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身处什么位置,才不会在茫茫的信息海中迷失自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