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金庸小说

  • 读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看权力的诱惑

    《笑傲江湖》是本政治小说,如果没有时间看,可以只看四章:第32章《绣花》东方不败、第35章《夺帅》左冷禅岳不群的权力之争、第36章《复仇》林平之的复仇与侦探小说般揭开岳不群的面目、第37章《伤逝》岳灵珊之死。其它篇章就今日而言,实在是不必要的娱乐小人物太多,跟故事主线关联不大。每次我看到田伯光、桃谷六兄出现,疯狂跳过。

    《笑傲江湖》32章《绣花》里主要展现的是权力的表现形态:高位者必居于或坐于奇特的高处,歌功颂德的各类肉麻口号,每天的集中朝拜,高位者最后的神秘无声。金庸当然不可能止步于此,这只是描述权力,他一大作家必然得讽刺权力和它的拥有者。权力,在话语分析里对等于男性,但金庸把所有追求权力的男性最后都给阉割掉,不得不说,极度黑色幽默。金庸还不止步于此,他来得更绝,得到权力后,东方不败不再眷恋于权力,甚至想跟杨莲亭双宿双飞,也就是居然产生了爱情。这也是徐克程小东那版《笑傲江湖东方不败》让林青霞演的东方不败对李连杰演的令狐冲产生奇特爱情的基础。

     

    《笑傲江湖》35章《夺帅》完全是中国几千年政治戏码的重现,如何内部斗争、拉拢,用宏伟的话语对下属洗脑。这章但凡是个看过历史剧的中国人,熟悉极了。

    《笑傲江湖》36章、37章是最为伤痛最精华的两章,按理说,这本书的男一号其实是林平之,他如何家破人亡、忍辱负重,以为被华山岳不群救了,其实是更一层地被陷害,如何心灰意冷,即便有了岳灵珊的爱情,仍旧不过是一场虚空。林平之可能是该书里最有力度的一个人物。

    至于说令狐冲,他的洒脱个性当然是作者极力向读者灌输的,但他起的主要作用是,衔接各个社会场,由他的不羁、他的四处游走,来串起每个场景。本质上工具人的成分较大。

  • [原创]缅怀金庸,说说《天龙八部》里的儒道释传统文化折射

    [原创]缅怀金庸,说说《天龙八部》里的儒道释传统文化折射

     

    中学时读的最认真的一本小说就是《天龙八部》,第一次拥有智能手机时,又翻了一遍电子书,那么些年过去了,最喜欢还是这本,刚好最近也有时间,趁这个时机分享一些那么多年来的一些见解和感受,算是对大师的缅怀吧!

    外国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隐藏着一个儒者,一个佛教徒,还有一个强盗。”其实我一直觉的这句话不是完全正确,中国人骨子里其实就是儒道释并存的一种状态,也可以归纳为最信奉的是本土宗教,道教,为什么?因为只有道教才最不形式化(这里说的是表现的形式化不是精神追求不去形式化层面的)。所以,很少像西方宗教国家的人一样,单纯的信仰某一种,儒道释三家同修似乎一直都是这种状态的人比较多一些,甚至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从金庸的诸多作品塑造的人物中其实可以看出很多这种倾向。最为典型的就是《天龙八部》。

    金庸在构思这三个主角的时候绝对是别用用心的精巧,从三人的出身设计到江湖经历以及最终的大成都是经过刻意加工的:

    萧峰,表于道,终成儒。同时他又授业于释家。

    虚竹,表于释,终成道。行为又像个穷酸书生。

    段誉,表于儒,终成释。与道家人物各种奇缘。

    萧峰:

    小说之初的第一身份就是丐帮帮主,因为天龙的故事背景是北宋,丐帮在当时其实就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黑帮机构同时兼具最大的情报机构的组织,其实按照金老的意思这个组织还有一个非同一般的责任就是保家卫国,只是用江湖的方式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北宋的朝廷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国防工作相当不到位,边境常年不安宁,所以乔峰在任时,他毕生心愿就是号令丐帮甚至想引领中原武林一致抗辽的,这里也是为他的真实身世埋下悲剧的第一个伏笔。虽然是抗辽,但这个组织基本上是不受朝廷律法约束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义气为大,虽然都是衣着破烂的叫花子,但都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这与不注重形式化,追求逍遥快乐的道家很相似,所以说表于道;

    萧峰是授业于释家,他的师父玄苦大师,是与方丈同辈的玄字辈高僧,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事,金老给他取名玄苦,也是别有用心的,佛经说,人生有七种苦难。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小说里也有提到,其他都好理解就是这个怨憎会的苦是什么苦呢?通俗点说就是,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办公室有摩擦的同事,老板,不得不去面对,这就是一种苦。而玄苦大师最终是被萧峰之父萧远山偷袭,一掌震得五脏剧裂而亡。令人遗憾的是玄苦至死都以为杀他的凶手是自己的爱徒萧峰,这种安排也正是应了怨憎会的苦,包括萧峰最后也是围绕这7苦写的,生,自己的身世,与阿朱的爱别离,两国交兵又止不了的求不得,我甚至一度觉的金庸还有几条伏线都没用起来,比如与耶律洪基结义的同时又认识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而辽最终就是被金灭的,准确的说就是阿骨打及其后人灭了的,如果萧峰不死,不免还是要面对这个至交好友的怨憎会之苦;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
    且自逍遥没人管。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风骤紧,缥缈风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
    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
    胡涂醉,情长计短。
    解不了,名疆系嗔贪。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之所以说萧峰终成儒是有几次转变的,拜跪耶律洪基那一刻,萧峰完成了从江湖好汉一介草民到臣民之转变,从此也从一个中原黑社会大哥变成了辽国国防部长,然后又目睹了女真部落与契丹的纷争,两国交战对平民的伤害后,他的仁义之心从当年做丐帮帮主那会的抗辽变成了求和平,用少林寺扫地僧的话来说,萧峰“以天下苍生为念”。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与耶律洪基和中原武林的剧情基本都是突出义,与阿朱的部分就是突出礼和忠,与阿紫的相处的线大部分都是智、信、恕,孝悌主要体现在他对师父及杀父之仇前半段剧情安排里。几乎是写全了萧峰的儒侠形象。我甚至觉的比当前被誉为金庸笔下最典型的儒侠郭靖都丰满,似乎这也就是金老最推崇的“侠之大者,为国为家。”的儒侠!

    虚竹:

    这里先聊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情节安排,段誉所拥有的,是他与生俱来的,如荣华富贵与王权包括他各种美貌的妹妹和自幼礼佛的环境。萧峰所拥有的,是他个人努力奋斗得来。而虚竹,他内力是无崖子输送给他,武功是天山童姥强迫才学的,练各种戒律都是被人强迫给破的。为什么这么安排呢?为什么一定是虚竹要被被迫接受成为道呢?这个强迫是跟道家思想中的也是核心思想里的,道法自然的“自然”完全是对立面啊。包括他的虚竹的身世,成长环境以及小说前部分虚竹的出场安排,似乎都是想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立面,最后继承无崖子毕生功力和成为灵鹫宫主人竟然就是这么一个对立面的小和尚,正因为有这种强烈的反差才能突出道家的这种自我意识上的求自然,逍遥的主旨。

    释家的世界,世界是幻灭的,人不可有太多的妄念。道家的世界里,世界是真实的,人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本身也就是一种冲突,消灭或者说掌控自身欲望与听从内心欲望声音的冲突。

    虚竹就是在这种一次次冲突的经历下,最终成为道。他不会下棋偏偏就破了残局,他不要武功偏偏得了修为最高的内力,他不想离开少林寺,偏偏成了灵鹫宫的主人,他想守清规戒律,偏偏遇到天山童姥次次捉弄,虽然次次用佛经驳倒了天山童姥。但当天山童姥将一名一丝不挂的妙龄女子梦姑放在虚竹身旁,而虚竹终于破了淫戒后,这也正是他思想的转折点,如书上所述:“这三天的恩爱缠绵,令虚竹觉得这黑暗的寒冰地窖便是极乐世界,又何必皈依我佛,别求解脱?”所以在西夏国招驸马时,坦言在一个黑暗的冰窖之中,是平生最快乐之时。虚竹之前虽有了道家的内力与武功,但并没有获得道家精神上的解放——逍遥。道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一场自由的旅行,道法自然,没有太多的束缚。

    他“师父”无崖子师兄妹之间的感情纠葛用了一辈子去阐释,最终在天山童姥和李秋水同归于尽的时候才发现情敌却另有其人,这也引导了虚竹对世间情爱所持痴念的转变。如果说梦姑和无崖子师兄妹等人是引导虚竹从思想上去转变追求逍遥的话,那么玄慈方丈和叶二娘的剧情安排就是彻底让其从行为上解脱束缚,父亲玄慈在临终前所言“人生于世,有欲有爱,烦恼多苦,解脱为乐!”一个是守清规戒律的虚竹,一个是享受声色的虚竹;一个是人人敬仰的带头大哥少林高僧,一个是日夜为妻离子散担忧的父亲与情郎。玄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解脱,而虚竹最终还是收获了婚姻,做成了世俗的逍遥人。

    段誉:

    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一直是金老笔下诸多小说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类型,天龙中段誉就是这样的面貌出场的,他出生于帝王世家,但这个帝王家最特殊的一点就是大理,这是一个礼佛的国度,这个大理国历史中并且还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段誉段正淳和段延庆这些人物名称都是真实存在着段氏家谱的人。这一点其实也算是个伏笔,释迦摩尼本身也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子。这位段王子从生下来名利都有了,虽然不是很厌烦礼佛,但年轻的心促使他更希望去闯荡去过无拘无束的江湖生活,这也促使了他能遇到后面的种种离奇经历。

    我看书的时候一直觉的金庸在写段誉这条线的时候有点偷懒的嫌疑,为什么,因为段誉的篇章确实偏少,也没有太多内容就一个主线追求王语嫣,包括他最终成佛的安排在原作中都是牵强的隐藏线,也正因为此,金庸后来封笔后对这些小说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时,甚至对段誉的结局都进行了修改,王语嫣最后还是离开了段誉重新回到慕容复的身边,这样修改的目的我想也是为了让段誉最终能顺理成章的走上抛开世俗立地成佛的道路,但仅此一条也确实单薄了点,所以金庸就通过其他线来补充比如刀白凤与段延庆的安排,段正淳的各种风流债的结局。

    这里两个线都挺有意思的,先说刀白凤。临终前,她才解开了真相,他是母亲为了报复养父段正醇而与一个沦为乞丐的王子所生,而象叫化子一样的段延庆,在意识模糊时感觉有观音菩萨化身(老版的天龙里刀白凤的造型就按照86版的观音菩萨化的妆,很好玩),舍身度他。偈语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所苦苦追求而拥有和得到的,都是短暂的,并终将失去。欢乐是短暂的,痛苦是永久的。痛苦是因为你的欲望,即使你的欲望满足了,你也终将失去。世界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甚至连段誉身世都有一种原罪。

    我看过很多网上有人说《天龙八部》就是一本佛家寓言小说,单纯从名字来看确实有这个嫌疑,金庸也一直没出来澄清过,不过我更相信他只是借用佛家语言来表达芸芸众生的含义。书中所有人物无不为自身的贪嗔痴爱所困,造就了一个众生皆苦,有情皆孽的娑婆世界。陈世骧先生对《天龙八部》的评论还是相当到位的:“无人不冤,有情皆孽”!

  • 「金庸」查良镛 去世,江湖再无大侠,附金庸小说作品集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查良镛2018年10月30日下午病逝香港养和医院,享寿94岁。

    查良镛是已故诗人徐志摩的表弟,1924年在浙江海宁出生后,1948年移居香港,随后以笔名「金庸」创作《射鵰英雄传》、《神鵰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由于查良镛早年在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而后笔下武侠著作又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对华人影视文化贡献重大,因此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美誉,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

    著名武侠小说宗师、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10月30日逝世,享寿94岁。金庸1924年3月10日在浙江海宁出生,曾经创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小说。对于武侠精神,他曾于访谈中直言「是要牺牲自己利益,去帮助别人,这种精神永远存在于这社会中。」

    金庸本名为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 年移居香港,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名字的由来,其实是他将本名的单字「镛」拆开,起作笔名「金庸」;他曾提到,自己的一大特征就是「不受管束」,因此在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时,经常被驱逐出校。

    金庸在15年写作当中,以笔墨创造出很多义胆豪情的侠客,15部经典作品为华人世界定义了「武侠」一词。《神鵰侠侣》、《天龙八部》、《鹿鼎记》、《射鵰英雄传》等也多次被翻拍成电视剧。

    金庸日前接受媒体访问时提到,武侠小说并不是表面上会点武功,或者奇怪的技能,武侠小说的精神在「侠」,侠的意思就是牺牲自己利益,去帮助别人、主持正义,这种精神在社会上永远存在,是永远有的,只要人人之间有关系,这种「侠」的精神永远存在。

    金庸病逝的消息传开,各界哀悼。惊闻噩耗的武侠作家温瑞安,则是手书了「独孤不朽,令狐无敌」以表悼念;落笔后没多久,他又写下「天下无双,不朽若梦,金庸笑傲,武侠巅峰」藉以哀悼武侠巨擘-金庸。


    传媒界部分,查良镛1947年大学毕业后,受聘担任上海《大公报》的国际新闻编辑,但来年随即被调派至香港,到刚复刊的《大公报》担当翻译人员,直到1952年才调任《新晚报》副刊编辑。

    1959年,查良镛一手创办《明报》,并在80年代急速发展;直到1989年,时年65岁的查良镛才宣布辞去社长,并在1993年辞任董事局主席,向一手创办的《明报》告别。

    ►金庸小说列表:

    【作品名称】 【首次刊载(连载)日期】
    书剑恩仇录  1955年2月8日–1956年9月5日
    碧血剑    1956年1月1日–1956年12月31日
    射鵰英雄传  1957年1月1日–1959年5月19日
    雪山飞狐   1959年2月9日–1959年6月18日
    神鵰侠侣   1959年5月20日–1961年7月5日
    飞狐外传   1960年–1961年
    白马啸西风  1961年
    鸳鸯刀    1961年
    倚天屠龙记  1961年7月6日–1963年9月2日
    连城诀    1963年
    天龙八部   1963年9月3日–1966年5月27日
    侠客行    1966年6月11日–1967年4月19日
    笑傲江湖   1967年4月20日–1969年10月12日
    鹿鼎记    1969年10月24日–1972年9月23日
    越女剑    1970年

    金庸曾把所有创作的小说名称首字符串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未解之谜:这些人物的来历你都知道吗?

    《天龙八部》未解之谜你所不知道的问题:无无涯子他们的师傅是谁?无名老僧到底是谁?他用的是不是少林武功?雁门关一役以玄慈、汪剑通为首的几十人居然还打不嬴萧远山一个人,由此可见萧远山的师父武功之高,他到底是谁,他又为什么要远遁塞外?鸠摩智是吐蕃人,那么他的“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总不可能是丁春秋教的吧?慕容复的娘是谁,奶奶又是谁?李秋水的妹妹又去哪里了?慕容博假传消息后完全可以以“听别人说的”为借口,随便找个替死的就行了,为什么他还要装死,他在躲什么?萧远山家里在辽国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慕容博认为杀了他辽国就会跟宋朝开战?但为什么又不了了之了,没见辽国有什么动静?还有,从慕容龙城起慕容家就在囤积大量财产物资及势力,为何慕容复手下就那几个人???
    书中的第一个谜团,无涯子他们的师傅是谁?无崖子,巫行云等出现时已是九十余岁,他们的师傅算来应该是百年以前的人物了,这个人是谁呢?百年前的人似乎比较难找,毕竟时间太远。但是有一个人却刚好符合,这人便是北宋初年,威震天下,独创斗转星移这门奇功的慕容龙城。宋朝于公元960年建国改元,慕容龙城乃是五代之末,大宋初年的人。天龙八部故事发生在大宋哲宗元丰年间(1078——1085)百年之前正是北宋初年(北宋于960年建国),慕容龙城纵横江湖之时。

    初看他似乎与逍遥派扯不上干系,但是从无崖子的女儿王夫人未婚先孕,竟安稳的嫁到姑苏;到慕容博竟和他娘子研究天下少有人知的凌波微步,这些都可以看出慕容世家和逍遥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何况慕容龙城志在复国,而慕容人丁单薄(这一点慕容博后来在少林寺中也提到了),那么掌握逍遥派这样的大派,对其复国大业就非常重要。可惜天意弄人,偏偏赵匡胤先他一步打下铁桶江山,难以撼动,只好抱憾终老。

    不过以慕容龙城的武功才智,定不会这么碌碌无为的死掉,就算他当不上皇帝,也要为后代创造出最好的条件。可以想象他为防止在中原太过显眼,故而派天山童姥长驻天山缥缈峰,暗自积蓄力量,李秋水深入西夏发展势力,而无崖子则坐镇中原,静观其变。只要时机一旦出现,慕容世家便可风云再起。

    书中的第二个谜团,无名老僧是谁?看无名老说话的样子,要比慕容博、萧远山等还高上一辈。那么上一辈的武林高手都有谁呢?巫行云、无崖子、李秋水、李沧海、枯容大师,以及天山童姥所提到的少林上一代方丈灵门大师。前三个人首先排除,因为无名老僧出现之时,他们都已死去,枯容大师远在云南大理也不可能。而灵门大师即使未死也不可能以那种方式出现。

    曾经有网友分析过无名老僧是李沧海,这在时间上倒说的过去,但若说那么一个糟老和尚,就是无崖子日夜牵挂的小师妹的话,相信他老人家泉下有知定会吐血三升再死一回。推理到了这里,似乎走入了绝境,因为上一辈的武林高手中已然没有人可能是,所以有网友就给无崖子整出个师兄来。

    但是,我们都忘了一点,逍遥派虽然只有四大弟子。但慕容龙城却绝对教了第五个人武功,也就是他的儿子慕容博的老子。无名老僧这个人,我一直觉得有些诡异,试想北乔峰南慕容俱是人中龙凤,练武皆是上上之材,自幼得名师指点练就上乘武学,怎么会有人比他们的武功高出那么多呢?恐怕达摩老祖复生也很困难。但如果这个无名老僧是慕容世家的人,就比较容易解释了,也就是说无名老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的武功,他用的只不过是一种十分高明的斗转星移罢了。

    无名老僧一共出手四次。第一次,是萧峰和慕容火拼,老和尚随便往中间一站,两人都感到自己掌力受阻,难以击出。而事实上,萧峰与慕容功力相当,若是老和尚斗转星移,借力打力,从中支撑,完全可以办得到。

    (在倚天屠龙记中,杨逍也曾以半生不熟的乾坤大挪移力敌韦一笑等五大高手,而不落下风。)第二次是对付慕容博。从当时的情况看,首先慕容博对其毫无防备之心。其次,他对慕容少林两派武学的造诣之深只怕还在慕容博之上,所以对老慕容的招式极为熟悉,再加上他武功本就比老慕容高些,故而一击得手,很有可能。

    后来慕容复合身攻上,也被一股反弹之力弹开,这不正是斗转星移吗?第三次出手对萧氏父子,其时萧远山已万念俱灰,所以他主要是对付萧峰。老和尚对付萧峰显然吃力一些,他虽用极高明的招式,使得萧峰未能全力出手,但还是被一掌的震的吐血,仗着自己浑厚的内力才没受内伤。

    然后他带着两具尸体走的时候,被萧峰慕容复联手一掌打去,竟浑若无事,飘然而去,也只有斗转星移才可以说的通,这一掌被他化去,使其去势更快,令萧峰等一时间竟追之不及。

    追后一次动手是对鸠摩志。这可以解释为是老和尚先声夺人,使鸠摩志心生惧意,兼之老和尚对小无相功也非常了解,所以才能批亢捣虚,一招制敌,将之逐走(在神雕侠侣中,大胜关大会,郭靖与金轮法王初次对掌,郭靖不知金论法王虚实,一掌对过,郭靖向后翻了半个跟头以泄对方的掌势。只是郭靖并不怕金轮法王,未曾逃跑。而金轮法王也不识得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不能击其所短)。

    由以上分析得出,无名老僧极有可能是慕容博的父亲,但是当时有两个慕容世家的人在场,无名老僧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还有为什么慕容氏父子会不认识自家的神功呢?

    这些问题不说清,诸位是不会服气的。慕容博是最有可能认出斗转星移的人,担他却没有这个机会,因为无名老僧出手就对付他之前,对萧氏父子用的是实打实的掌法,打慕容博时,他尚未反应过来就倒了,也许无名老僧正是为了不被认出引起尴尬,才先将他放倒,然后再用斗转星移震慑北萧峰南慕容。

    慕容复虽然也会用斗转星移,可是练得太差,连丁春秋的毒功都转不回去,只是害了星宿派的几个弟子而已,还差点被丁老怪的化功大法给化了。无名老僧使得神功对他来说只是理论上讲做得到。再加上他老爹挂了,失去了平时的冷静,所以也没认出来。但他到底为什么会出家,这还要从李沧海说起。

    李沧海从未在书中显身,但却是一个关键人物,这也就是书中的第三个谜,李沧海去哪了?无崖子深爱着小师妹却为什么不去找她,这其中当然有李秋水的原因,但李秋水当时并不知情(她在临死之前见到无崖子的画像才明白一切的),无崖子借故去看一下小师妹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他没有,他只是每天对着那尊玉像发呆。为什么呢?我在黄眉大师的回忆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43年前,慕容博一击之后,见黄眉伤而未死,想二次出手,是他母亲出手拦住,才留下黄眉一条小命。

    这个少妇看来也会武功,而且见识甚高(她一眼就看出黄眉大师的师承来历和武功火候),四十三年前这少妇是三十六七岁,若到当时,已是八十岁左右。再看李沧海,据李秋水回忆,当年她和天山童姥相争之时,小师妹不过十一岁。那时天山童姥26岁,无崖子23岁,李秋水17岁,至童姥死时96岁,算来李沧海也有81岁了。

    这时我们可以发现慕容博的母亲和李沧海的年纪相仿,而且二人的武功见识又都是高手。还有李沧海和慕容博的父亲又都是慕容龙城的弟子,这种种联系,似乎都在指向一点:李沧海就是慕容博的母亲。这个解释还可以无名老僧的身世来历。在少林寺老和尚说他到藏经阁已经43年。

    而据黄眉大师所言,慕容博的父亲也是43年前死去,两相联系,我们便可清楚当时的情况。也许是慕容龙城一手操办李沧海和自己儿子的婚事,慕容世家,代代出帅哥,慕容博的老爸自然不会丑到娶不到老婆的地步,而其武功家世又都是上上之选,再加上师傅的期望,师兄的疼爱,我实在想不出李沧海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就算她也喜欢无崖子,可是她能够和大师姐她们去争吗?何况李秋水还是她的亲姐姐,何况二师兄也不一定喜欢她。

    算了,算了,眼看着无望,不如嫁给慕容师兄算了(后来王语嫣不也一样吗?)。再往后,事情就平常了,相夫教子的生活一定很平静,直到她发现二师兄真正爱的人是她。

    这时她心中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被丈夫看在眼里。不用说他也是深爱着小师妹的,这世上最大的痛苦便是你最爱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的人。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能够去指责小师妹不忠吗?他能够去说无崖子的不是吗?无崖子和小师妹并未有任何苟且之事,他们只是在上苍的捉弄下相爱。不能,不能,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怨天意如刀,造化弄人。可以说这五人之间的感情纠缠,彻底破坏了慕容龙城的精心布置。

    本来大弟子屯军天山,二弟子坐镇中原,三弟子深入西夏,四弟子嫁入慕容世家,辅佐世子。只要大宋江山震动,或有内忧外患,慕容氏便可乘势而起,逐鹿中原。可结果大弟子和三弟子缠斗不休,二徒弟却深爱着已为人妇的四徒弟,以至于一生怅怅。四弟子置身于感情和婚姻旋涡之中,不能自拔,郁郁而终。

    而亲生儿子无疑也是个重情之人,受这样的打击,他的选择是假死出家,选择了逃避。唉!情之为物实所难言,慕容龙城便是武功智计再高十倍,恐怕也解不开纠缠于五大弟子心中的结,情结。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也许是慕容世家,不该兴复故国,也许……太多的也许,慕容龙城若知这些也只能跪在列祖列宗的灵前,一声叹息,热泪长流吧。

    人世间总是有太多的悲哀,于是我想到另一个苦命的人——萧远山。他少年得志,取得娇妻,生下麟儿,只想着一生快意,不料雁门关外,乱石谷中,埋葬了他一生的幸福,甚至还有他儿子的幸福。对于萧峰我只能说六个字来过,活过,爱过。不发感慨了,我们来看一下书中的第四个疑问,萧远山的师傅是谁?这个人我想了好久都不的解答。

    因为上辈的几大高手都没有理由屁颠颠的跑到塞外去教一个契丹少年武功。直到上次,我看神雕侠侣,林朝英在极北之地起出寒玉床,我忽然想到,大理无量山中的那尊玉像。李秋水只说无崖子在山中找到的,具体那里并没有说,这就给了我们推理的空间,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中国现在产玉的地方很多,有二十多处。

    但若仔细想来却可加以排除。首先,西藏、两广地区当时与中原联系很少,且尚未开花。而新疆甘肃远在西北天山童姥的地盘,无崖子更不会去。而湖南山东山西陕西几大玉厂,都应该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以无崖子的武功无论明抢暗偷,都能得手,但却不合他的身份。以无崖子的性情更不会去高价购买。

    这样所有的产玉之地,就只剩下塞外了。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当时情景,无崖子和李秋水同床异梦,每天看着你不爱的人无疑是痛苦的。他会怎样呢?于是逃避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既然要躲着李秋水,当然是越远越好。此时,无崖子想出来一个借口,他要到塞外去采玉石,内蒙、吉林、辽宁、皆有玉石出产。

    这样他就可以离开好几年,相信无崖子还会想出各种办法是李秋水留下。终于,无崖子来到塞外,斜阳牧草,西风骏马,虽不如江南的杏花烟雨,垂柳依依柔美,但却使无崖子稍松了一口气。

    于是勘探地脉,寻找玉矿。奔波劳碌中,他得到了一名契丹贵族的帮助,又见那人的儿子聪明可爱,又是练武之材,便传了他几手,不想,这少年竟然是一点就通,武学进境一日千里,远胜自己两个徒弟,索性多教了一些,没想到却害了他。

    这位契丹少年就是萧远山。无崖子找玉石应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萧远山刚好十多岁,正是练武的黄金时期,时间上相吻合。无崖子自不会对一个契丹少年说他们逍遥派的大秘密(逍遥派在中原也少有人知,可见其保密程度),只是让他立誓不许杀汉人。

    待无崖子找到玉石之后,便南返中原。也许萧远山还送了师傅一程,还由此结识了一位汉人姑娘,待师傅走后软硬兼施将汉人姑娘带到了契丹。凭他的高绝武功,和出身在大辽可能还获得了很高的地位,不想这一切却被慕容给盯上了。后来,生下了萧峰,他的汉人妻子,想回南朝娘家去看看。

    萧远山爱妻甚深,就带着妻子南下,却在雁门关外遭伏击,妻离子散。萧远山的事情,证据甚少,推理居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曾看过萧远山在雁门关外对敌,想找出些蛛丝马迹,但那时他爱妻已死,势如疯虎,已看不出多少师承来历了。

    但他怒极之时,身法快如闪电,进退如鬼魅,勉强可以和逍遥派的卓绝轻功联系起来(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与黄衫女子动手,便是一个身如鬼魅,一个潇洒如神。可见功夫使走了样,就有可能是这样子)。

    下面来看最后一个谜团,鸠摩志的小无相功在哪里学的?此前一位网友已得出了结论,我在此只为叙述完整才在此引述,可惜忘了那位大侠的名字,在此若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多多包涵。小无相功天下少有人会,鸠摩志之前,只有慕容龙城,李秋水,无崖子三人会。当然慕容龙城的儿子也可能会,但他却绝无可能去教鸠摩志。

    那么上述三人中,慕容龙城首先排除,他的年纪大鸠摩志太多。李秋水,无崖子也没有多大可能去教鸠摩志,但是却有一个机会让鸠摩志自学小无相功。那就是无崖子每天对着玉像发呆时,李秋水打翻了醋坛子,找了许多少年来调情以羞辱无崖子。

    虽然李秋水后来说她将那些少年全都杀掉,沉到湖底去了。但她那时心神动荡,不及平时精细,这时很可能有一个聪明之士事先逃走或假死遁水而去。而有西夏王宫中那些武功图谱来看(虚竹等去西夏求婚时,见宫里石壁上刻有武功图谱)李秋水对武功的保密工作,做的似乎并不太好。

    而鸠摩志却有超强的自学能力,他独自练成少林七十二绝技便是明证。凭着大好条件,他就可在李秋水处盗取经书,然后出去自行修炼,亏他天资聪明,竟然练的成功。日后又遇到慕容博学会了七十二绝技,可惜他贪心太重,害人终害己。幸喜他最终得悟大道,他可算是天龙八部中下场较好的少数几人之一了。

    根据的一些细节,还能补充印证我的观点。据黄眉大师回忆,慕容博讥讽金刚指,结果惹出麻烦。他娘训斥他是说:“你爹临终时说什么话来,你立时便忘了吗?”这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其中却大有文章,可从侧面印证我的观点。

    试想一下,他老爸临死时说的是什么呢?联系当时的情景,应该是和慕容博说,遇事不要强出头之类惹事的话。慕容世家的人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十分骄傲,充满智慧,并且百折不回的人(在少林寺慕容博就曾劝诫慕容复要忍一时之辱,方能成百世之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将帝王之裔的慕容氏子孙打击成这个样子呢?比武失败当然可能是一条。但细细推想之下,却无此可能。首先,慕容氏与逍遥派并无过节,反是大有渊源。

    那么当时有可能击败他的人就只剩下天龙寺的枯荣大师和少林防治灵门大师了。枯荣远在大理不说,以他的武功想击败慕容氏高手,绝非易事。灵门大师更不可能,慕容博与玄慈可是数十年交情,他总不会和击败自己老爸的人的徒弟处这么好吧。不可能是斗剑败亡,那么为情所伤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还是黄眉大师的回忆,当时他是护送一位京官从汴梁回山东老家,在路上青豹岗,遇到慕容博母子。当时母子二人身着重孝,再从其对话可知,显是慕容博父亲新死,这就产生一个疑问。若是慕容博父亲死在外面,为何不见母子二人运送棺材回家。就是半路有事要办,量来也不至于母子都走掉,只留下几个家臣护送棺材。

    若是慕容博父亲死在燕子坞家中,他们母子热孝在身不好好守灵,又怎能双双离家,就是去朋友家报讯也断无母子同去的道理。我想了许久,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慕容博客死在他乡,死在少林。当然,不是真死。诸位不要震惊,这完全是猜测,仅供备考。四十三年前,慕容博的父亲新丧,而少林的藏经阁突然来了个扫地的老和尚。

    当时,少林方丈乃是灵门大师。他与天山童姥平辈论交。要知道天山童姥可是个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物,能与她论交情的人,武功才智应是极高的(至少比玄慈那个弱蛋强)。虽说少林多了个扫地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慕容博的父亲初到少林,将盖世武功完全隐藏起来,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需要一个过程。而灵门大师又不是吃干饭的。因此我猜想在少林之中还应该有一个帮慕容老爷子隐瞒身份的人。

    而且此人在少林还有一定的地位。而这个人最有可能的便是灵门大师自己。首先,他的身份最有可能和慕容博之父交上朋友。其次,他在少林之中有至高的话语权。也许还是他一手安排的一切。以至于数十年后,连玄慈方丈都不知道少林还有慕容家的人。让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况吧!慕容博的老爸,发现深爱的妻子爱上了别人,绿帽子时时都有可能砸到自己头上。

    不禁心中悲痛,却苦于无法说出口,他不能去责怪别人。于是想到了假死出家(看来慕容家的假死神功确实厉害,不然慕容博和他老爸为什么都去装死呢?无名老僧更厉害,竟能一掌将人打入待机休眠状态,而且断绝呼吸心跳,比狗熊冬眠还要厉害。就凭这点,无名老秃也能称得上慕容博半个爹了。哈哈)。

    他去到少林找到灵门大师诉说一切之后,灵门将他“仙逝”的过程安排好,还派人去苏州报讯,叫慕容母子来见老爷子最后一面。见面之后,慕容博的老爸对小慕容说:“大燕故国,若能克复,当然万好,但如时势不利,也不必强求。切不可逆天而行,强自出头,以至招来灭族大祸,到那时悔之晚矣。”说完,看到慕容博野心勃勃的眼神,叹了口气又说道:“我死之后,不用运回姑苏。我一生碌碌亦愧对列祖英灵。”

    慕容博年纪尚小,被他爹骗容易。但李沧海何等人物,岂会轻易上当。这其中当然有灵门大师的功劳。待慕容博的父亲两眼一闭,他便走到死人前又是把脉,又是试心跳,最后悲痛的说老施主已经驾鹤西游了。以少林方丈之尊开出来的死亡证明当然有说服力,再加上李沧海当时六神无主,故而失察。然后方丈再过来劝说李沧海顺从丈夫的遗愿,将其就近葬在少室山上等一堆瞎话。

    最后,竟骗得孤儿寡母的答应了(看来越老实的人,说谎的杀伤力越大,李沧海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少林的老方丈不只会念经,演技也好到能当奥斯卡影帝的地步)。也许正是这段时间在少林的折腾,使慕容博结识了灵门的小徒弟玄慈,开始了他们数十年的交情。办完事后,母子开始返回姑苏。

    我查看过河南,江苏的地图。从河南登封少林寺,先至新密,此时又南北两条路。北路先到郑州,过汴梁(开封),至兰考,下徐州,从京杭大运河顺流直下扬州。然后,取道东南回到苏州。而南路从新密南下新郑,过漯河,入安徽,跋涉千里始至金陵(南京),然后东归姑苏。显然北路好走,前半截路,路过汴梁,乃是大宋官道,后半截走京杭大运河,都算是当时的水陆高速公路。

    比南路颠簸千里好多了。若从北路走的话,从汴梁到兰考(就是焦裕禄大叔当县长的那个兰考喔)这段路与从汴梁回山东是同路的,慕容氏娘俩从这段路经过时,刚好碰到正在胡吹大气的黄眉大师,然后就发生了当时的一幕。

    如果我的推理要想成立的话,那么有几个细节不能不解释。第一,当慕容复去聋哑谷破珍珑棋局时,既然逍遥派与慕容家有深厚的渊源,为什么不把慕容复直接放进来当无崖子的传人,何必大费周章大家争来夺去呢?这时,让我们从无崖子的角度来考虑一下。他前半生陷于师兄妹几人的情天恨海中,心灰意冷。后半生,被自己徒弟暗算,在孤寂痛苦中度过了三十年的光阴。

    他想到慕容师弟的早丧,小师妹郁郁而终,李秋水和天山童姥为自己争斗不休,算了吧!自己顾自己吧!各人有各人的机缘,别人的事情管不了,也不想管了。李秋水濒死之时,忽然想到自己的女儿,也曾欲托虚竹去看看,但后来随即心如死灰,喃喃念到, 自己顾自己吧!我们都是苦命人。是呀,连慕容龙城的亲生儿子,都为情所困,避于少林,数十年不肯出来。

    我们又何必强求一个他的师兄——同样苦命的无崖子——一心志于复国,至死不渝呢!第二个细节,就是当虚竹身负天山童姥从高崖坠下,凭慕容复一招斗转星移神技和出奇好的运气,才保住两条小命。后来童姥还赞道,那少年公子(慕容复)一拨一带,四两拨千斤,出神入化。这就有个问题,若童姥是慕容龙城的弟子,为什么她不认得斗转星移。

    我想童姥是慕容龙城的大弟子,她入门之时,也许斗转星移尚在草创,还未大成。再加上师兄妹个学一门武功,别人的武功自己不会(童姥认得小无相功是她和李秋水斗了十几年的结果)。童姥满师之后,长住天山,而慕容家远在苏州,相隔几近万里,其间还有乱七八糟的情天恨海,他们要想见面就难多了。所以童姥对斗转星移这门功夫印象较为模糊,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慕容复限于年岁,斗转星移所学未精(窃以为,按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原则,对于临空砸下的物体,应是一拨一转,将虚竹和童姥再打回他们刚下坠时的高度才对。而慕容复只是将竖劲化为横劲,使其横飞出去)。童姥功力未复没有看得真切,故而没有认出慕容世家的家传神技。

    还有一个问题,在藏经阁中,慕容博和无名老僧相对之时,难道慕容博连自己亲爹都不认识了吗?慕容博父亲死时,他才十四五岁,四十余年过去,周润发也长成吴孟达了。

    而小慕容博心中那高大如山的父亲却未曾改变。就算他发现老和尚眉眼之间,与自己父亲有些相似,也绝不会将他往自己父亲身上扯,这也是人之常情。至于到少林后,老和尚和更老的和尚会不会父子相认,金老先生没说,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段誉在无量山下玉像下拿到的图谱,是谁放的,一直有争论。我认为当是李秋水所为。来看当时的情况,段誉去看图中裸女,见其一脸妖媚之态,后来也曾想过这图谱似乎是故意诱人练习,幸好自己在石室中昏昏沉沉将图给撕了。这么妖媚不是李秋水是谁(看她赶在丈夫面前和小白脸调情,就可知她的性情了)。她因为丈夫一去不复返,恨乌及屋,竟想让人杀尽天下逍遥派的弟子(林朝英追求王重阳未果,便恨尽天下男人,相比之下李秋水还好些)。

    至此,天龙中几大谜团我的解释已全部说完,自认为较为合理,且相互关联,将天龙中的人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中一些较离奇的事,也可得到解释,如王夫人未婚先孕嫁到王家,其中定然是李沧海看到侄女孤苦无依,便作主使其嫁到王家。说不定,慕容复的娘,还去劝过自己的兄弟呢。

    最后,迫于慕容家的淫威,那位姓王的倒霉大哥,只好接受这买一送一的赔本买卖。估计其早死(段誉到曼陀山庄时,王夫人已是寡妇)与这事有很大的干系。不信给你整个买一送一,而且凶巴巴的老婆,只怕想不死也很难。据崔百泉回忆,慕容博十八年前在南阳蔡庆图家和她娘子研究凌波微步,那应该是他家中老爹留下的步法,只是不全。

    他当时已是假死之身,只好偷偷让娘子带了书,到一个毫不相干的蔡庆图家来相会(崔百泉杀了蔡庆图一家,他毫无反应,应是与蔡家没有关系的),顺便研究凌波微步。不想却被崔百泉碰到,正好那天慕容博心情好,不屑杀姓崔的,他才保住了一条小命。但现在看来,慕容博有些妇人之仁了,若是崔百泉的事,传到少林玄慈方丈耳中,那他的麻烦可就大了。柯百岁谨小慎微不敢惹他慕容家,才让师弟远避大理,可最后仍难逃一死,也挺惨的。

    天龙故事往复勾连,是金庸小说中最复杂的一部,也是谜团最多的一部,但谜团我们可以通过推理,考证,猜测,以求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可是书中的几处明显不合事实的地方就令人哭笑不得了,如网友指出,慕容复竟然将其老爸亲手入殓,并试其心脉。慕容博在三十年前雁门关一役后不久假死,而慕容复出场时是在聋哑谷,约二十七八岁的年纪。

    《天龙八部》中无名老僧的真实身份大破解!版本二

    话说金庸老先生穷半生之功力,写出一部奇书名曰《天龙八部》,此书情节跌宕起伏,可谓峰回路转;人物至情至性,性格鲜明;篇章结构宏大;堪称武侠小说精品。
    天龙确实是一部奇书,但却留给我们太多的疑惑和遐想,比如少林无名老僧究竟何人?与逍遥派有何渊源?无崖子深爱的秋水之小妹究竟是生是死?生的话在何方?死的话葬何处?虽然罗丹说残缺也是一种美,但这些疑问总吸引我去思考,去想象,去联想。
    那么李秋水的小妹是生是死呢?首先我们推理一下无崖子,李秋水,童姥,秋水小妹几人的年纪,无崖子出场93岁,童姥96岁,童姥曾说:“我是你师父无崖子的师姊,无崖子倘若不死,今年九十三岁,我比他大了三岁,难道不是九十六岁?”
    “不错,她的脸是我划花的。我……我练功有成,在二十六岁那年,本可发身长大,与常人无异,但她暗加陷害,使我走火入魔。你说这深仇大怨,该不该报复?”
    关于李秋水,书中写道:李秋水虽比童姥和无崖子年轻,终究也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了。
    李秋水既然与童姥相争,童姥26岁时她应该有17岁左右,当时无崖子23岁,而李秋水的妹妹小于11岁,因为书中写道:何况……何况师姊和我相争之时,我小妹子还只十一岁。
    这样李秋水出场时应该是88岁左右,李秋水的小妹如果活着应该是82岁左右。
    那么无崖子和李秋水何时分手呢?王夫人是李秋水和无崖子的女儿,她出场时是这样描写的:不过这女子是个中年美妇,四十岁不到年纪,洞中玉像却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女。
    这样,李秋水48岁,无崖子54岁时,王夫人出生,这年李秋水的小妹41岁左右,她爱恋的无崖子与她至亲的姐姐的女儿的出生,对她的打击可想而知,她在这年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这对推断出天龙中秋水小妹的真实身份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我们怎么知道秋水小妹没有在这种绝境中选择自杀,而是勇敢的活下去了呢?这就要从无量玉壁说起,剑湖宫两宗的宋代罗密欧与朱丽叶相会时曾经说:
    干光豪道:“咱们是一家人了,我怎么还会瞒你?师父说,许多年之前,那时是我太师父当东宗掌门。他在月明之夜,常见到壁上出现舞剑的人影,有时是男子,有时是女子,有时更是男女对使,互相击刺。”
    那女子道(葛师妹):“听我师父说,这壁上剑影我太师父也见到了,可是后来便只见到一个女子使剑,那男剑仙却不见了。”
    三十五年来,东西二宗互有胜负。东宗胜过四次,西宗胜过两次。
    我太师父去世后,众弟子每晚在玉壁之前焚香礼拜,祝祷许愿,只盼剑仙的仙影再现,但始终就没再看到一次。我师父只盼能再来瞧瞧,偏偏十年来两次比剑,都输了给你们东宗。”
    干光豪所讲,东宗太师父看到的应该是无涯子和李秋水以凌波微步在剑湖上舞剑的情景,而葛师妹所讲,西宗太师父后来看到只有一个女子舞剑,这两位太师父所见分别是40到45年前和30到35年前的景象,35到40年前这段时间是北宗的人占据剑湖宫,这印证了我们前面的推断,无崖子离开无量山的时间也就推断出来了。我们可以再看段誉在谷底的奇遇:
    首先在湖底建造如此奇异的一座地下宫殿,加之前面的推断,证明无崖子和李秋水在这里住了应有20年之长,另外段誉所见:
    回过身来,只见室中放着一只石桌,桌前有凳,桌上坚着一铜镜,镜旁放着些梳子钗钏之属,看来竟是闺阁所居。铜镜上生满铜绿,桌上也是尘土寸积,不知已有多少年无人来此。
    这说明李秋水无崖子走后,确实没人在这里长住过了,但却是有人来过的,或者少住了一段时间。段誉看到逍遥派武功秘笈是这样的:

    这绸包一尺来长,白绸上写着几行细字:“汝既磕首千遍,自当供我驱策,终身无悔。此卷为我逍遥派武功精要,每日卯午酉三时,务须用心修习一次,若稍有懈惰,余将蹙眉痛心矣。神功既成,可至琅擐(‘扌’为‘女’)福地遍阅诸般典籍,天下各门派武功家数尽集于斯,亦即尽为汝用。勉之勉之,学成下山,为余杀尽逍遥派弟子,有一遗漏,余于天上地下耿耿长恨也。”
    这段话说明秘笈是无崖子被丁春秋所害后放进去的,而且是李秋水的妹妹放进去的,为什么呢?别忘了北溟神功和凌波微步是放在蒲团里的,想取出要对玉像叩首千遍,而无崖子被害时是63岁左右,因为他曾对虚竹说过:
    那老人叹了口气,说道:“当年这逆徒突然发难,将我打入深谷之中,老夫险些丧命彼手。幸得我大徒儿苏星河装聋作哑,瞒过了逆徒耳目,老夫才得苟延残喘,多活了三十年。”
    无崖子被害时王夫人10岁,在王夫人出生到无崖子被害,十年中无崖子与李秋水感情逐渐疏远,李秋水曾说:
    当年我和你师父住在大理无量山剑湖之畔的石洞中,逍遥快活,胜过神仙。我给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我们二人收罗了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笈,只盼创一门包罗万有的奇功。那一天,他在山中找到了一块巨大的美玉,便照着我的模样雕刻一座人像,雕成之后,他整日价只是望着玉像出神,从此便不大理睬我了。
    正常而言,李秋水会对玉像产生厌恶感,欲砸之而后快,因为无崖子每天面对玉像是两人感情疏远的导火索。所以蒲团里的秘笈是李秋水的妹妹放进去的,她自然知道无崖子刻的玉像不是她姐姐,而是她自己,所以才有叩首千遍之说。这一段也表明,王夫人出生后无崖子可能再没有见过李秋水的妹妹,否则不至于每天对着石像发愁。李秋水的妹妹确实在王夫人出生后躲了起来。但李秋水的妹妹为何不亲手为无崖子报仇呢?这个疑问也是推断她身份的一条重要线索。
    另外谷底有珍珑棋局,原著写道:
    但见这局棋变化繁复无比,倒似是弈人所称的“珍珑”,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点烛再看,只看得头晕脑胀,心口烦恶。
    这说明李秋水的小妹可能在洞里居住了一段时间。无崖子让虚竹找的人确实是李秋水,无崖子以为李秋水一直住在无量山洞,但他并不知李秋水被童姥破相后已进入西夏王宫,才会叮嘱虚竹:
    她见你相貌不佳,多半不肯教你,你求他瞧在我的份上……
    李秋水离开无量山后,无量玉壁就很少再能看到舞剑的身影了,因为这时已经没有人常住谷底了。李秋水的妹妹偶尔回来,小住几日,她舞剑的身影偶尔也会被剑湖宫的人看到,但却是极少情况,因为她不是常住。
    说到这里,逍遥派几位高人的生活履历基本就出来了,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李秋水妹妹的一些基本特征。首先她一定是经过了易容,而且居住在一个不为人知,或者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否则想摆脱无崖子的寻找是很难的。从无崖子离开无量山到被丁春秋暗害,无崖子应该没有放弃寻找小妹踪迹的努力,但这种努力显然是徒劳的,因为小妹隐藏很深。其次李秋水的妹妹在天龙中出场应该80岁左右的实际年龄。再次,她在40年左右之前,即王夫人出生时曾经历很大的打击和变故。最后就是她有很多秘密,并要用某种特殊的方法保守自己的秘密。至于她居住的地方,一定有着某种清规戒律,是她不得不遵守的,否则她大可以出山去对付丁春秋,而不必在蒲团里留秘笈这样大费周折。再者她武功一定是出神入化,而且有着逍遥派的功底。
    有了这些前提,我们就可以在天龙众多人物中筛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能符合以上要求的,唯一不二人选,只能是一个人,她就是——少林无名老僧。

    首先从时间上,无名老僧亲口承认过:“不知是四十二年,还是四十三年。”如果算上我们计算中1到2年的偏差,以及乔段虚三大侠行走江湖用的时间,无名老僧入少林的时间正好和王夫人出生,李秋水的妹妹为逃避无崖子而避世的时间相吻合。秋水小妹如果出家的尼姑庵,恐怕早被无崖子找出来了,所以女拌男装,易容投入少林,就算是无崖子这么聪明的人也绝难想到。

    其次从武功上,无名僧对小无相功的熟悉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再加上她对萧远山慕容博内息伤患的解释,明显带有北溟神功的影子,她关于佛法与内功修行的解释,正好是针对北溟神功吸人内力后无法调吸的化解方法。可见她当年也曾休习北溟神功,到少林休习佛法才化解了北溟神功的危害。对逍遥派如此熟悉,加上年龄推断,少林无名僧与李秋水小妹也完全相符。

    再有两点也很充分的表明无名僧确实女拌男装,一是她的无敌气墙,相信给大家留下深刻影响,但仔细想想,以无名僧的武功和轻功,这个气墙是起什么作用呢?以她的武功是没有人能够伤害到的,以气墙防身完全多此一举,难道故意卖弄?不,无名僧武功固然无敌,但遇到高手你能保不败,难保敌人不碰到你吧!为了不暴露她女拌男装的真实面目,修炼气墙就很正常了。另外无名僧武功如此高,何以沦落到扫地这么惨?为何不去做方丈?除了她自身心志方面的原因外,身为女子也限制了她在少林的发展,扫地不为人知,也避免了女儿身暴露的可能性。另外她在无量山博览天下武功典籍,派到藏经阁确是最好选择。

    至于她的易容术,应该没什么疑问吧!
    再就是她偶尔去无量山怀怀旧,所以她不在的时候,少林出了方丈有了儿子,以及易筋经这本重要典籍被偷走的恶性事件。好在她本来就不是少林的,也不至于因为这些错误受到寺规和良心上的指责。只是身在少林,不杀生的戒律还是要遵守,所以不便出山手刃丁春秋,就留点秘笈在无量山洞,等段誉这类的傻瓜去发掘吧。

    想象一下,大理无量山静静的夜晚,明月当空,剑湖湖水幽幽泛着寒光,一个老僧凌波微步,剑舞翩鹣,晚风轻拂,吹落她脸上的人皮面具,依稀当年的绝代风华。

  •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带头大哥原来是慕容博??

    原文知乎作者灰碟坏水:《天龙八部》中关于带头大哥是谁的问题,只看金庸修改后的版本是很容易误会成玄慈方丈的,作为带头大哥最有效的背锅侠,玄慈对此也是供认不讳,非要做成铁案,但是如果从金庸一开始的天龙八部中入手,会发现,在作者的初始设定中,带头大哥显然另有其人。

    首先排除玄慈方丈的嫌疑好了

    1、在连载的小说版本中,玄慈方丈压根不知道乔峰是玄苦的弟子,这种不知道是有着类似旁白性质的说明

    乔峰心有千言万语,一时不知如何说明才好,只得道:“玄苦大师是弟子的授业恩师,弟子得知……”第二句话还没接下去,玄慈方丈便拦住话头,道:“什么?玄苦师弟是你的授业师父?施主难道是少林弟子,那……那太奇怪了。”要知乔峰名满天下,武林中谁都知道他是汪帮主的嫡传弟子,他的武功与少林派绝不相干,这时他自称为少林弟子,玄慈大师几乎要斥为“荒唐”,只是尊重他的身份,这才将“荒唐”二字,改为“奇怪”。

    2、连载的版本中,玄慈的武功相当低微,后面版本中玄寂的一拍两散,在原始版本中是玄慈使出的,也就是说,年轻玄慈的武功低微到基本不可能打得过成为丐帮帮主会用降龙的汪剑通,根本就没有资格做带头大哥。

    那么带头大哥最可能的人是谁呢?

    这需要分成少林内外来讲,玄慈成为少林方丈,更多靠的是他的师父灵门大师一系弟子众多,占据了少林寺诸多重要职位而形成的强大势力,玄慈本人的武功虽然在慈悲痛难中分量占到一半,但是少林这一代的玄字辈高手实在是特出了几个,比如被推许为少林两百年第一的玄澄大师,需知少林这两百年中至少是出了一个练成易筋经的疯和尚的,也就是说玄澄的表现恐怕要远远超出少林寺对练成易筋经疯和尚的认知。

    另外一个在文中侧面描写出的少林高手,则是乔峰的师父玄苦大师。玄苦大师在弥留之际,依然能够很轻易的听到自己的弟子躲藏在一侧,少林其他高手,则根本无法察觉乔峰,玄苦的内功和玄慈之流差距相当的大。乔峰之所以年纪轻轻内功高绝,和玄苦大师的调教怕是拉不开关系。

    因为玄澄武功太高,如果是带头大哥的话, 萧远山在雁门关外有来无回,所以少林寺内选择带头大哥的话,最有可能的就是乔峰的师父,玄苦大师。

    首先、玄苦大师的武功够高,轻易听到弟子躲藏在一侧,这等内力可以说远远高出天龙四绝之流,随便搭配一门少林绝技都是少林寺玄字辈中仅次于玄澄的第二高手。年轻时候的玄苦,显然就是少林寺第二杰出的青年弟子,远远在慈悲痛难之上。比之萧远山,也不过差那么一筹多而已。

    第二、玄苦之死,玄苦大师是被一掌震死的,然而以玄苦能够轻易听到乔峰身在一侧的内力。想要出其不意的在玄苦大师类似张三丰空见那样毫无防御被打是非常小的概率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玄苦大师更大的可能是散去全身防御坦然受死的,而能够让玄苦大师坦然受死的缘由是,他看到了那个与三十年前萧远山一模一样的人,自然而然的认为这是萧远山来讨债来了,自己的罪愆自己偿还。

    乔峰听得明白,正是他的受业师父玄苦大师,但听他说道:“小弟受戒之日,先师给我取名为玄苦。佛祖所说七苦,乃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小弟勉力脱此七苦,只能渡己,不能渡人,说来惭愧。这‘怨憎会’的苦,原是人生必有之境。宿因所种,该当有此业报。众位师兄、师弟见我偿此宿业,该当为我欢喜才是。”

    当有此业报,可见玄苦对于死在萧远山之手唯有快慰,而无其它。只不过可惜,那人不是萧远山。

    当玄苦大师发现杀他之人和自己的弟子乔峰长得一模一样之时,再仔细回想,赫然发现这是一个针对自己弟子的阴谋,所以玄苦脸上脸上又是惊骇、又是痛苦、又混合着深深的怜悯和惋惜之意。此时的玄苦大师,已然完全洞悉了事件的全貌,于是才连说三个好好好,来表达他对幕后黑手计谋之深的痛恨,然而,玄苦大师三个好一说完,还没有给乔峰做剖析,便已经撒手人寰。这次撒手人寰的时机如此之巧,其实也是有可能有人又按下黑手,一根金针一缕剑气之类的,乔峰只顾静静等待,而没有发现。

    按照玄苦大师属于带头大哥的判断,则会出现智光大师口出妄语故意隐瞒带歪乔峰思路的情况,略微牵强,如果一定要自圆其说,其实问题也不大。真正比较大的问题是评论中有人提到的新修版中慕容博到少林传信天下皆知,那么能够在身份武功上力压丐帮帮主的玄苦这个带头大哥,必然是很清楚消息来自慕容博的,显然就不需要和智光汪剑通他们查究何人去少林传信的消息了。这才是玄苦成为带头大哥最大的障碍。

    那么更加符合道理的带头大哥应该是谁呢?

    让我们把目光离开少林,拉到整个江湖,三十年前武林中最出色的年轻奇才是谁?还有谁?头号嫌疑犯当然是彼时而立的姑苏慕容博,此人不论文采武功身份地位,压过汪建通地绝剑之流绰绰有余。倘若当时进行带头大哥海选,这一位子难逃慕容博之手。当然,彼时慕容博武功也要降低,他和萧远山的差距相当于慕容复和乔峰之差,功夫是后面追上来的。

    按照慕容博是带头大哥的说法,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完美解释了。

    慕容博关于雁门关大战一事前后究竟不可能毫不关心,起码就近观察也是要有的,而最有把握最好的情况就是亲自进行拦截,这样的大事,交给他人总是不放心的。只有处于事中,才能游刃有余的处理所有事件,然而出乎老慕容意料之事发生。萧远山一大高手出现,导致埋伏一事功亏一篑死人无数。

    事后老慕容上少林请罪,以他在当时世人眼中豪杰之身份为中原拳拳之心,这事压根不会成为一个污点。在作者和之后知道实情的人眼中,这可能是一个错误。但当时宋人眼中,最好的契丹人就是死掉的契丹人,死一打契丹人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接着慕容博上演一出负荆请罪之流戏剧,说自己被妄人欺骗,倒置中原武林损失大批高手,痛哭流涕,自说自话,表情诚恳一点,基本上也就能够糊弄过去了。

    老慕容将乔峰交给至交玄苦为徒,指望乔峰成为一流高手之后作为一着可用之棋,不成想乔峰成为绝顶高手,他被玄苦汪建通在不自觉中狠狠的阴了一把,老头连忙给汪建通写信反对乔峰成为丐帮帮主,汪建通在这一点上不同意老慕容观点,最终乔峰登上帮主之位,老慕容原先以为的棋子反而可能成为他最大的威胁。接着少林新任方丈玄慈大师接位后认为昔年雁门关事件有疑,当年老方丈处事颇有问题;或者此时慕容博已经开始屠杀当年的知情人【第二批第三批中知道谁是带头大哥的人】,少林作为事主不能不察。于是派师弟前去询问。此时对于慕容博来说,死掉就是最好的一个金蝉脱壳之计了。

    要知道,死掉的慕容博可以轻轻松松的推开玄慈对当年事件的调查,死掉的带头大哥也可以让整个当年知道雁门关事件的人三缄其口,因为带头大哥都死了,这些老家伙们怎么滴也得保住带头大哥的独生儿子吧。倘若连这点血脉都无法保护,还算得上是江湖中人么。也正因如此,乔峰寻找杀父仇人一路上,这个死掉的慕容博就可以大肆作案栽赃陷害乔峰,纵使当年的知情人被屠戮殆尽,又有几人能够想到这真凶其实正是死掉的带头大哥!

    这里还需要着重解释两句,萧远山自认杀玄苦和乔峰义父母,其实就是在为乔峰顶罪,因为杀师杀父母在江湖中人眼里是十恶不赦之罪,只要把这个罪孽担上,乔峰与其他武林中人的厮杀在江湖中颇为常见,那么乔峰身上的问题就不是很严重了。要知道乔峰杀玄苦是有目击证人的,目击证人说过那人与乔峰长得一模一样,然而萧远山颇有老态,与乔峰的样子区别明眼人基本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从目击证人这里就可以判断,萧远山压根就没有杀玄苦。而能够乔装打扮成乔峰一模一样,正是慕容家的拿手绝技,阿朱慕容复均精通与此,他们本事来自哪里,最大的可能性自然是来自慕容博。

    当然,如果这样琢磨,阿朱很有可能是完全明白幕后黑手是谁的,那就很凉了,知道凶手的阿朱和不知情的乔峰一路寻找那个大恶人……甚至,很多时候乔峰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阿朱告诉的慕容博……

    当然,即使不是阿朱泄密,慕容博跟踪武功与其相当的乔峰也是能够做到的,对于陷入乔朱恋中不可自拔的人来说,就当上面这两段不存在吧。

    那么玄慈方丈为何要自认带头大哥呢?对于处于上帝视角的读者来说,很多会把带头大哥和栽赃陷害乔峰的人看做一个人,自然觉得带头大哥十恶不赦。但是对于当时宋辽敌对的江湖中人,对于认为死掉的契丹人才是好的契丹人,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江湖人来讲,带头大哥这个称号是无上的荣耀。在反正要死的时候把这个荣耀给少林争到,玄慈对少林就是功大于过啊。

    萧远山为什么会认为玄慈是带头大哥呢?就好像乔峰被慕容博一路带歪总是找不到真相一样,萧远山也被慕容博带歪了。可以简单的设想一下,在萧远山的目光中,一个黑衣人进了房间,接着玄慈出来了,对于易容大师慕容博来说,实在是太容易了。

    疑点基本解释清楚,可以结案陈词,带头大哥最大嫌疑人,就是慕容世家的慕容老先生。

    让我们用把慕容博带入带头大哥的身份,来理一理雁门关大战直到乔峰被陷害的整个事件,当年慕容博先到少林传信,引来了雁门关大战,同时作为江湖最杰出青年之一的慕容博主动请缨,力压汪剑通成为第一批豪杰中的带头大哥。然而慕容博虽然低估萧远山武功,认为第一批豪杰必然能诛杀萧远山,却忽然想到另一个可能。即,在群雄杀掉萧远山之前,萧远山很可能会干掉不少豪杰,被干掉的豪杰中出现带头大哥的概率很是不小,把萧远山干死的同时自己也死了,这慕容博显然是不干的。于是慕容世家父值辈的高手伪装而成慕容博做了这个带头大哥,这个替身的武功甚至可能在慕容博之上,安全系数更高。至于慕容博本人,则在雁门关外远处观测这场大战。

    大战的结果出乎真慕容的意料,让其失魂落魄。假慕容反而更加理智,按照带头大哥所应该做的进行行事收拾烂摊子,带回婴儿送到乔家上少林寺告知少林主持全部事情,然后决定教武功委托完玄苦之后才走喽。走还能走得正大光明,喵了个咪的,我慕容博居然传来这么一个荒谬的消息,显然有人忽悠了我,我必然要找出此人。

    于是假慕容带着汪剑通智光查究此时,查究来查究去,查究出的就是【“事后我们有查究少林夺经这消息的来源,原来是出于一个妄人之口,此人存心戏弄那位带头大哥,要他千里奔波,好取笑他一番。”“带头大哥查明真相,自是恼怒之极”】假慕容一拍大腿,原来是被那个妄人忽悠了,兄弟们你们先回家,我去收拾那个妄人去。假慕容成功忽悠汪剑通和智光,脱身而走。

    当然,假慕容给少林主持的这种交代,只能瞒得过一时,不能瞒得过一世。忽悠成功汪剑通和智光的话语,显然在江湖中人的精明者眼中是颇有漏洞的。于是慕容博最终要面对的是武林群雄的质问,由于忽悠智光的妄人不存在,所以慕容博对此始终是无法回答的。而少林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必然是要去燕子坞找慕容博的,这也最终造就了慕容的假死。

    本来慕容博假死之后偷学少林武功以及以死人身份作案还是很痛快的,然而乔峰的事情出了纰漏,当智光大师说出雁门关的真相,而且没有扒拉出骗带头大哥的妄人是谁之后,乔峰决定了一定要找到谁是带头大哥,这就很让慕容博头痛了,头疼的倒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儿子慕容复,慕容复可玩玩不是乔峰对手。于是慕容博一路跟随乔峰,并且每每在乔峰之前干掉那些知道带头大哥是谁的武林中人,这样一来,乔峰就始终找不到带头大哥身份。而更厉害的是,慕容博提前下手陷害乔峰滥杀无辜,并且杀师杀父母,这样陷害下去,乔峰就显然成为了武林公敌。而武林公敌乔峰,从理论上来讲,是不会有人告诉他谁是带头大哥了,这样一来,慕容博的带头大哥身份就不会被发现了。事实上倘若不是萧远山的出现,乔峰必然死在聚贤庄。倘若不是萧远山给儿子顶了杀师杀父母的锅,乔峰这一生也不可能获得中原武林的谅解。慕容博这一环扣一环的阴谋差一点点就完全实现了。

  • (技术讨论)谈谈金庸小说中的爱情

    最近感情不顺,也来谈谈金庸小说里的爱情,如有违规请删帖,恳请勿累上家
    Part 1 从笑傲江湖说起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是江湖浪子形象,放荡不羁,持剑走江湖,盈盈则是日月神教教主女儿。日月神教江湖又成魔教,常在此中耳濡目染,定然做事带着三分邪气。盈盈烦了黑木崖的阿谀奉承之辞,来绿竹巷散心,为令狐冲弹奏了笑傲江湖曲扫去其不白之冤,二人由此相识,此时令狐冲由于未见其人,认为其是年以过百的婆婆。此段感情开始并不对等,令狐冲是五岳剑派华山派的大弟子,盈盈是魔教妖女,自古正邪不两立。而盈盈见了令狐冲,令狐冲却不见盈盈,当然这只是开始的接触,真正感情的开始,还得往下看。

    感情真正开始的是在第十七章,倾心
    盈盈眼见他越走越远,追了上来,叫道:“喂,你别走!”令狐冲道:“令狐冲跟姑娘在一起,只有累你,还是独自去了的好。”盈盈道:“你……你……”咬着嘴唇,心头烦乱之极,见他始终不肯停步,又奔近几步,说道:“令狐冲,你是要迫我亲口说了出来,这才快意,是不是?”令狐冲奇道:“甚么啊?我可不懂了。”盈盈又咬了咬口唇,说道:“我叫祖千秋他们传言,是要你……要你永远在我身边,不离开我一步。”说了这句话后,身子发颤,站立不稳。令狐冲大是惊奇,道:“你……你要我陪伴?”盈盈道:“不错!祖千秋他们把话传出之后,你只有陪在我身边,才能保全性命。没想到你这不顾死活的小子,竟一点不怕,那不是……那不是反而害了你么?
    令狐冲由于把盈盈当成年迈婆婆,加上在小林子家不甚如意,经常去婆婆面前吐露心事,尤其多的便是和小师妹的林林种种,盈盈通过他的话了解了他的内心,至此倾心。而江湖各路朋友为讨圣姑欢心,纷纷讨好令狐冲,却不懂女孩子家心意,马屁拍到马蹄子,几个兄弟还被刺瞎双眼流放海岛。之后盈盈为救冲哥内伤不惜身上少林一命换一命,冲哥为接盈盈帅众人上少林,三战斗冲虚道长(冲虚认输),送任我行父女下山,协助杀东方不败,这些当是热恋中男女的表现了。后来令狐冲被逐出师门非华山弟子,任我行病去,再无正邪之分,两人西湖梅庄隐居,过着神仙羡慕的日子,也算金先生小说中的比较好的结局了。
    放眼当今社会呢?黑道大佬的千金,和某大企业管理人员,相互倾心,最后会有什么结果呢?
    笑傲江湖中还一段不得不提的爱情便是小师妹和小林子,小师妹自被大师兄弹落宝剑有隙,移情小林子,最终成为夫妇,却惨遭夫君亲手杀害,至死求大师兄的还是照顾小林子,他不是有意的,其中滋味,非个中人难以体会。想来现实中应该不会有吧。

    当然笑傲江湖作为长篇,爱情故事很多。诸如不戒和尚和哑婆婆,桐柏双奇等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Part 2 天龙八部
    金先生15部作品个个经典,但相比之下,普遍认为长篇更精彩于短篇,后期更精彩于前期。天龙八部当之无愧的经典中的经典。契丹人萧峰和阿朱的故事,相信大多数人不陌生,无论从影视剧还是原著,萧峰少林是斗三僧,救了被误伤的偷易筋经的阿朱,至此相识相知相恋,直至最终大悲剧萧峰亲手打死阿朱,塞上牛羊空许约,可叹。大部分人应该认为阿朱是为了救父亲段正淳自愿替死,影视剧怎么拍的忘了,引用一段原著
    “萧峰一直低头凝望着她,电光几下闪烁,只见她眼色中柔情无限。萧峰心中一动,蓦地里体会到阿朱对自己的深情,实出于自己以前的想象之外,心中陡然明白:“段正淳虽是她生身之父,但于她并无养育之恩,至于要自己明白无心之错可恕,更不必为此而枉自送了性命。”颤声道:“阿朱,阿朱,你一定另有原因,不是为了救你父亲,也不是要我知道那是无心铸成的大错,你是为了我!你是为了我!”抱着她身子站了起来。阿朱脸上露出笑容,见萧峰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深意,不自禁的欢喜。她明知自己性命已到尽头,虽不盼望情郎知道自己隐藏在心底的用意,但他终于知道了……萧峰道:“你完全是为了我,阿朱,你说是不是?”阿朱低声道:“是的。”萧峰大声道:“为什么?为什么?”阿朱道:“大理段家有六脉神剑,你打死了他们镇南王,他们岂肯干休?大哥,那《易筋经》上的字,咱们又不识得……”萧峰恍然大悟,不由得热泪盈眶,泪水跟着便直洒了下来。 ”
    热恋中男女互相倾心,甘愿赴死,本不罕见,当今社会亦不乏为女友跳江跳海之人,萧峰本已武功盖世,阿朱还在担心他败于六脉神剑,甘愿赴死换萧峰平安,这份感情,不设身处地是很难体会的。日后少林是大会战,段誉大展神通,六脉神剑战败慕容复,萧峰感慨阿朱担心并非多余,也算呼应了一处伏笔。
    段誉王姑娘的爱情却又是一番滋味,段誉敬王语嫣为天人,只盼其幸福,相当长一段时间并未有多余想法,直至去西夏迎娶公主,还存了自己当驸马让慕容复和王姑娘百年好合的想法,实为爱情的至高境界了。和当今时代的谈了几天就急于谈婚论嫁,自不可同年而语。最终污井中王姑娘看透了表哥的虚情假意,心中只有复国,别无他想,而段公子对自己用情甚深,最终情定三生,吐蕃国师鸠摩智倒成了见证人。段誉最终抱得美人归,一度成为屌丝逆袭,不放弃最终迎娶白富美的典范。无奈段公子也是堂堂镇南王世子,虽说不是亲生,到底也只有几个人知道,结尾已是大理皇帝了,大理虽是小国,也是正南正北的官二代,离屌丝相去甚远,放在当代,估计早已或明或暗种种手段和王姑娘百年好合了。
    虚竹和梦姑
    虚竹和梦姑的爱情更加奇幻一些,童姥为逼虚竹破戒,去皇宫搬来个美人,美人也就罢了,偏偏还不穿衣服放在冰窖里,这样除非虚竹是太监,不然想不破戒也难了。黑乎乎的冰窖成就二人主场,然后西夏国广招驸马,天下各路豪杰齐往灵州,三问考量天下豪杰,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这难道是约炮约出感情的典范?但两人都是单身,最终走到一起,比起有家室的约炮,却又不同了。
    天龙八部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感情故事也不只几个主角,配角同样有血有肉,首先要说的就是游坦之对阿紫,这个长久以来本人一直困惑的感情。游坦之为了阿紫可谓上的刀山下的火海,不皱眉头。这算爱情吗?最终游坦之为阿紫献上双目,还阿紫光明,而阿紫眼中,其仍旧是蝼蚁,没有一丝改变。阿紫心中的,是她的姐夫,大英雄萧峰。提到阿紫还不得不提一人,她父亲镇南王段正淳,此人吾等楷模也。大理镇南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武功高强,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同时交往那么多美女,却游刃有余,使其姐妹相称,其乐融融,佩服,佩服。当然被绿了那么多年至死不知,却又不令人佩服了。玄慈大师一代高僧,却和叶二娘有一腿,可谓奇峰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