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你是在学校里当老师,还是在学校里当学生,只要你在高校里,基本上就躲不过写论文这个环节。这个过程是非常之痛苦的,具体表现如下。
写作的开端在于你突然觉得有个现象非常有意思,有意思的点多半在于反常,逆表象。于是你开始打开电脑写,写个人的观点,两页纸就写完了。紧接着开始搜集材料,搞文献综述、找他人的文章或理论本身做理论框架。这个过程几乎是写作里最令人头痛的。
如今不比20年前、30年前、50年前,就那个几个大拿的文章看了就行了,现在的学术是个产业,里面的文章多如牛毛,且大拿们的理论又被解构了,偏地开花生产新的理论,同时新的现实也得需要新理论。光数量你就被压垮了。且学术文章非常晦涩,即使硬着头皮只看开头还有结尾,依然想吐。越看信心越低,想着自己简直是垃圾中的垃圾。这个阅读过程短的一周,长的拖了一个月。
看完后,你勉强感到能把这些人的东西掺和到你自己的那两页纸里面,于是开始写。写的过程中,只有专注的某几个小时有愉快感,其他的某些时间就是拖延与玩手机,并痛骂是谁想出了这种学术写作来折磨人。这个时候,看到熟人纷纷在外玩耍、吃好吃的,心中一阵酸楚,只想着炸掉世界。
学术写作,不比我此刻随便写个公众号,学术写作毫无自由,你的思想是被其他人的思想限制的,我即便与一个大拿比如福柯这种人得出一个结论,我的结论依然需要他的理论来支撑,因为我是个草根,需要权威的认证。比方说,我如果想说“爱就是嫉妒”,我就得引用大量的小说的材料来论证,或者引用福柯的类似原话来论证“爱就是嫉妒”的合理,就这么麻烦,层层叠叠。
写这玩意儿,还得面临死线的重压,没有死线无法工作,有死线也没法工作,前者没有约束,后者约束太重。写,还得克服一种觉得自己到处是漏洞的废柴心理,只能说完成就行了,写完是唯一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