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国产电影烂片不断,特别是最近的国产电影《摆渡人》引起了大量的争议,这让艾薇资讯想起了以前游戏行业一段崩盘的历史.
关于游戏行业崩盘的历史前面部分写的有点啰嗦有点长,大家也可以拉到最下面,先从标黄的部分看起。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包括但不限于围绕国产烂片所引起的争议,都让艾薇资讯想起上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游戏业的一次崩盘。
让艾薇资讯把这段历史从头说起。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正是北美电视游戏行业蓬勃发展如日中天的黄金时期。
其中,有一家叫雅达利(Atari)的公司,更是游戏行业里不可一世的龙头老大,占据北美市场份额的80%,对整个行业有无比强悍的统治力。
1976年,雅达利被华纳传播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依托那几年游戏行业的高速增长,到1982年,雅达利已经成为价值20亿美元的巨无霸,他们的年利润占到了母公司华纳所有利润的70%。
在这样突出的业绩之下,雅达利公司上下弥漫着盲目乐观的气氛,甚至提出了要实现年销售额增长50%的目标。
雅达利既是游戏软件生产商,也是游戏主机生产商,他们的机型“雅达利2600”是当时市场上最流行的游戏主机。
1982年,雅达利从日本游戏公司南梦宫手上买下了经典游戏《吃豆人》(Pac-Man)的版权,开发适用于雅达利2600的版本。
雅达利公司的高层对于这款游戏寄予了厚望。在狂妄和贪婪的驱使下,他们作出了一个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决定:当时全美家庭雅达利2600的市场保有量只有1000万台,而雅达利一口气生产了1200万盒《吃豆人》的游戏卡带。
也就是说,即使每一个拥有雅达利2600游戏机的用户都去购买《吃豆人》,也仍然会多出200万盒。
但雅达利公司并不觉得这会是一个问题,他们狂妄地认为以他们的号召力,《吃豆人》不但会被原有的用户追捧,而且会带动更多的新用户去购买他们的游戏主机。他们预计,《吃豆人》最终能带来5亿美元的销售额。
因为同样的狂妄,雅达利也放松了对游戏质量的要求。当时雅达利的一个高层甚至放话说,“就算我们在盒子里放一坨屎,也能卖出100万份。”
粗制滥造的《吃豆人》推出市场后,遭到了玩家和媒体的强烈批评。游戏中的很多不合理的细节,都对玩家的体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但到1982年的年底,《吃豆人》还是卖出了700万盒,创纪录地成为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电子游戏——雅达利的狂妄也有他们的道理。
可是,不要忘了,他们一共生产了1200万盒。剩下没有卖出去的500万盒,所造成的损失只能由雅达利自己来承担。
而且更严重的是,许多购买了游戏的用户后来又纷纷退货。《吃豆人》这款游戏,最终成为了一个笑柄。
但雅达利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他们的狂妄很快制造了另一个更大的危机,并且最终压垮了他们自己和整个电视游戏行业。
1982年6月,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外星人ET》大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成为了一个热门的IP。雅达利立即找到环球影业,商谈购买这部电影的游戏版权。
当时电影改编成游戏的例子并不多,雅达利的做法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谈判在1982年7月27日完成。雅达利野心勃勃地要在当年的圣诞节前推出这款游戏,要实现这个目标,游戏的开发必须在9月1日前完成才能完成生产和铺货。这也就意味着,留给游戏开发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多几天。
但雅达利的高层坚持要抢占圣诞购物季的黄金档期,游戏设计师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而正常的游戏开发流程,至少需要六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可以想见,这样急赶慢赶做出来的游戏,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虽然有Pac-Man的失败在先,但当时外界仍然普遍对《外星人ET》充满了期待,毕竟这是游戏巨头和超级电影IP史无前例的一次合作。媒体隔三差五地报道,各大零售商下了大订单,父母和孩子们也都早早攒好了钱就等游戏上市。
就和今天的我们,曾经卯足了劲等待着一部又一部国产电影巨制的心情一模一样——从《长城》到《摆渡人》,或者也许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2年12月,《外星人ET》上市。一开始的确掀起了销售狂潮——就和今天的国产烂片,首映的头几天总能忽悠到一大批观众一样。
但很快,无数的批评蜂拥而来。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款比《吃豆人》更加粗制滥造、更加不可理喻的烂游戏。媒体上充斥着嘲笑,诸如“幼稚”、“原始”、“拙劣”、“确实是给小孩玩的”之类的词语比比皆是。而购买了游戏的玩家们,则纷纷去退货。
时至今天,《外星人ET》仍然被评为史上最失败的游戏,永远地被钉在耻辱柱上。
最终,生产了400万盒的《外星人ET》,只卖出了150万盒,雅达利再次遭受了巨大的商业挫败。
还剩下250万盒,连同此前没有卖出去的《吃豆人》和其他游戏以及一批同样没有卖出去的游戏主机,被雅达利悄悄地运到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Alamogordo)的一个垃圾填埋场,永久地埋了起来。
阿拉莫戈多是一个只有25000人口的小镇。当地的孩子们听到消息以后去垃圾填埋场捡游戏,然而他们捡到《外星人ET》后又扔掉了。他们说,“这游戏太烂了,根本玩不下去”。
几天以后,因为担心孩子们翻垃圾影响健康,垃圾填埋场用水泥浇了一个盖子。从此以后,那个埋了几百万盒游戏的垃圾坑,就成为了一个传说。
直到前两年,有摄制组为了拍这段历史的纪录片,从当地政府取得许可,才重新挖开了这个坑。
1983年整整一年,雅达利巨亏5.36亿美元,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华纳传播卖了出去。后来,华纳传播自己也被时代公司收购,成为了今天的时代华纳的一部分,当然这是后话。
为什么当时外界对《外星人ET》的反应会这么强烈呢?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已经被《吃豆人》骗过了一次。另一方面,是《外星人ET》真的太烂了。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整个美国市场充斥着粗制滥造的游戏,人们对肆无忌惮疯狂抢钱的无良游戏商的愤怒早就深埋在心底。
这里有必要再交代一下另一个背景。1979年,雅达利公司曾经有4名游戏设计师因为无法忍受苛刻的待遇和不合理的制度(不能在游戏里署名,也不能分到销售版权的收入),另立门户创办了一家游戏公司Activision,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动视。
动视的游戏制作精良,因此很快引起雅达利的不满,他们把动视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禁止动视这样的第三方游戏制作商生产基于雅达利主机的游戏。
这个官司打了几年,雅达利败诉。这个判决原本是好事,但是却开启了一个口子——从此,所有第三方游戏商都可以制作基于雅达利主机的游戏,而不需要得到雅达利的认可。
艾薇资讯前面说过,那是北美游戏行业的巅峰年代。无数的公司涌入了这个遍地黄金的行业,甚至连桂格这样的麦片生产商,都成立了游戏部门。
这些新来的竞争者,跟游戏行业没有任何敬畏之心,只想着捞快钱,他们做出来的游戏也都是粗制滥造的劣质产品。
这些烂游戏,一次次地冲击着烂的底线,也一次次地冲击着大众的心理底线。
最终,《吃豆人》和《外星人》成为了压垮这个行业的最后两根稻草。
当原本心目中质量保证的雅达利也接连推出两款烂游戏的时候,人们终于忍无可忍,选择了他们最不愿意采取、但又是最无可奈何的抗议方式——不玩游戏,不买游戏。
再加上当时正是个人家用电脑兴起的时候,电脑厂商展开价格战,成功地吸引了许多原本玩电视游戏的用户改玩电脑游戏——更何况电脑还能做很多别的事情。
于是,大公司股价暴跌,小公司和工作室纷纷关门,无数从业者只能另寻出路。
由于很多游戏公司破产倒闭,零售卖场也无法把这些游戏退回给厂商,只能降价出售。原本34.95美元一盒的游戏,打折到4.95美元也无人问津。
1984年,北美游戏行业彻底崩盘。
直到1987年,整个行业才逐渐复苏。但这个时候,电视游戏行业的重心已经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任天堂和世嘉从此成为了世界游戏的霸主。而美国人,则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机会。
所以,这是一个狂妄的大贪婪者和许多只想捞快钱的小贪婪者,一起搞垮了整个行业的故事。
再来看看2016的中国电影,似乎正走在和当年美国的游戏行业同样的轨道上。
近十年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增长,尤其是去年电影票房实现井喷,国产电影也频频创下票房纪录。中国电影似乎正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黄金年代。
但在虚假繁荣的表象之下,中国的国产电影其实危机四伏。这个行业充斥着太多太多太多只想搭快车捞快钱的人,他们一次又一次用一部比一部更烂的电影刷新着烂片的底线,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地冲击着我们的容忍底线。
他们的狂妄自大,和当年说出“就算我们在盒子里放一坨屎,也能卖出100万份”的雅达利,如出一辙,艾薇资讯几乎能够想象他们内心的不屑:
“就算我们的片子剧情再空洞,演员再面瘫,也一样会有人看。”
“就算我们拍一坨屎在电影院里放,也一样能卖出几个亿。”
这不是艾薇资讯的想象,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
2016年,国产电影已经隐隐现出了疲态,票房整体下滑,郭敬明高调卖力宣传的《爵迹》,最终还是亏了本。
骂国产电影的人,都是最爱国产电影的人,都从心底里盼望着能够有真正优质的国产电影出现。
好莱坞的电影再好看,欧洲日本的电影再好看,也无法淋漓尽致地拍出中国的世相百态,更无法描摹出只属于中国人的微妙情愫。
可是烂片,一次次地透支着我们的信任和偏爱。
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奈和痛心。
《摆渡人》,艾薇资讯一开始就在关注走向。首映当晚和第二天,豆瓣上就涌现了无数的一星差评。
对于国产烂片,我们一度都已经无奈和习惯了,那为什么《摆渡人》还会让大家的反应这么激烈?
因为这部片子打的是王家卫的名头,因为这部片子里有梁朝伟,有金城武,有金士杰。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曾经和烂片这两个字是完全沾不上边的——就像当年的美国人,也曾经认为雅达利和烂游戏不沾边。
更让人诧异的是,王家卫自己居然还发了微博说喜欢《摆渡人》。
我们可以接受郭敬明拍烂片,但是王家卫拍烂片,又是另一个问题。
我们甚至可以接受王家卫拍烂片,但是王家卫拍了烂片后还如此理直气壮不知羞耻,又是另一个问题。对于信任的透支,更加要命。
可是像王家卫这样的,还少吗?在过去几年,有多少我们曾经认为应该是品质保证的良心电影人,都纷纷趟了烂片的浑水。
一个个偶像,渐次崩塌,终于陌路。
但偶像崩塌了,行业会崩盘吗?
不一定。
《长城》的制作费用据说是1.5亿美元,合10亿人民币。按照这个成本,票房至少需要20亿才能回本。但张艺谋和这片子背后的出资方,认为能赚回来——雅达利当初制作了1200万《吃豆人》,也是一样的狂妄。
到处都是这样的狂妄,到处都是认为此地人傻钱多不捞白不捞的心态。
所以艾薇资讯说,这是一个图穷匕见的年代——抢钱的心、欺负你的心,赤裸裸,明晃晃。他知道你知道他要抢钱,他知道你知道他在撒谎,但他还就是要抢钱,要撒谎,因为他吃准了你还是会买单,吃准了你无可奈何。
不光是电影。
王家卫那条夸《摆渡人》的微博,一众霸占着网络流量的小鲜肉小鲜花们拼命献殷勤排队转发,最后达到了海量的转发次数——中国烂片,已经掌握了这个时代的流量入口。
除了流量,他们还可以用水军,还可以花钱买口碑,改评分——除了豆瓣,他们一切都能搞定。
而且豆瓣,也不知道能挺多久。
如果最后,我们还是一直只能看烂片,艾薇资讯也只能说,这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命运,we deser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