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娱乐

  • 疫情开放之后,2023年想旅游的地方

    说实话,疫情开放之后,2023年疯狂地想出去旅游,想远离眼下的一切,因为只有在旅游的时候你才有变成一个新的人的可能性:景色是新的、食物是新的、心情是新的,为了在外像个体面人,衣服头发大概也是新的。没办法,眼下只能在脑海里虚拟旅游,没去过的地方不知道,去过的好的地方不断浮现出来。

     

    敦煌,张掖,青海湖。这条线去过两次,每次都很愉快。这条线的美妙在于,西域的景观异于平庸的城市,感官冲击很大,尤其是晚上的成片如海的星空。另外,你来到这里,就是回到一个奇特的历史中,不可能不想想霍去病这些少年英雄。这一块的佛教留存下来的寺庙、石窟,开阔、朴素的外形,石窟内部却又很绚丽。寺庙和塔反正怎么说呢,就和武汉看到的那种不一样,换个口语词,极有格调,尤其那个张掖的大佛寺。

     

     

    国外的话只大致逛过些知名城市,如果就这个范围限定,那必然是巴黎,这个也走马观花去过两次。厌倦了巴黎绝对是厌倦生活。如果不去想巴黎的建筑的钱的由来是法国搞残酷殖民主义虐待黑奴这个基础的话,所有奥斯曼风格的房子都特别赏心悦目。由于这些建筑和这个地方的文学艺术,走在路上确实有浪漫心绪,尤其你想想啥福楼拜、凡高这些人可能跟你走过同一条路。奥塞美术馆的各种画可以看得你感动落泪。

     

    这个世界求您变好吧,真的特想旅游!

  • 《欢乐颂》剧评:空间与情谊

    剧荒,刚看了一下《欢乐颂》,很多热剧火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干什么去了,包括这一部。编剧很巧妙,没有写这五个人自然而然地成了朋友,而是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空间,让友情滋生。这个空间是电梯,电梯突然坏了,五个人困在其中,救援人员半天不来,电梯猛地下坠,互相握紧双手。于是友情在那一刹那产生了。

              人跟人的关系就是这样,需要特定空间的催化。比如说为什么高中同学的关系可以往下延续个好几年,因为你们在一个空间里每天十几个小时在一起共同忍受枯燥与折磨,这种革命的友谊当然相对持久。再比如说,为什么办公室里经常搞出暧昧,我天,你想想,你可能看对面工位的同事的时间都多过伴侣与家人,如果暂时撇开道德啥的不谈,看同事脸上的雀斑或酒窝可能是上班漫长一天里唯一有点意思的事情。

     

              人本身单一地来看毫无趣味,无非就是统计学样本中平淡无奇的一个。但人跟人的关系可就具有奇特性了,无法解释,也就是说得玄点的缘分。你以为是过客的人,ta却在你生命中待着不走,成了永恒。反之,你恋恋不舍了好久的人,结果过了几年后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甚至你连这人的脸都想不起来了。

     

     

    刚翻书还看到李白的一句诗: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欢的事会越来越少,珍惜我们相处的空间吧。

     

    ps.每天写着写着感觉有遁入空门的迹象,哈哈哈哈哈哈。

  • 童年与自然,长大了也要多去体会自然、气候的变化

    小时候大概家里都养过花吧,我们家养过各种,存活下来的不多,有一盆栀子花活了很久,之所以记得这盆花,是因为小学生的我本人曾在晴朗的日子里蹲在地上长时间注视着白色栀子花旁的绿叶。不是因为绿叶好看,而是因为想找到上面的青色虫子。然后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天真愉快。

              童年的我们大概还注视过燕子窝、马蜂窝,蜻蜓透明的翅膀,蚂蚁们搬家,夏夜里认真地听过虫鸣、观察过闪电打在窗外的亮光,吃西瓜时注意看过那半个瓜里还有多少瓜籽。秋天我们踩过成堆的落叶嘎嘎作响,极仔细地辨别过盆里各种菊花的颜色:各色黄的、紫色的、白的。冬天盯过路边树木的叶子,发现只有松树最壮观。春天可能观察过迎春花的黄色到底什么时候来。

     

     

             童年的快乐跟年纪有关,也跟我们好奇于身边的自然有关。我最近几次认真地观察大自然,是一次夏天晚上看月亮,一次骑自行车在路上看树上巨大的鸟窝。

     

    我严重怀疑我近来的浮躁跟这大半年没有观察身边万物有关,长期宅居,没有去体会自然、气候的变化。指望几次旅游来做大改变是不现实的。多留意大自然吧,人不本来也就是自然之子,在钢筋水泥里只会暴躁。

  • 张艺谋《满江红》是一部好电影吗?对比《流浪地球2》如何?

    这几天,随着大家的观影热情逐渐被唤醒,春节档也迎来了久违的热映。截至1月25日0时10分,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至1月27日)总票房(含预售)突破40亿元。

    其中自己看了两部《流浪地球》以及《满江红》。《流浪地球》一上映就去看了,还给网友们安利了一下(参见《春节看电影:谈谈《流浪地球2》、新冠疫情、危机与共识》)。

     

    《满江红》是后面一天看的,看完感觉很复杂,看的时候,看完之后,结束两天之后,对这部电影的感觉差别还挺大的,今天再冒充一下影评人,唠唠自己的感受。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满江红》是一个好电影么?
    这主要取决于如何定义什么是“好电影”。从服饰化妆道具来看,细致,精美;从摄影灯光调度来看,专业,用心;从剪辑配乐节奏来看,创新,凌厉。

    这些都体现了整个影片的专业度。

    从演员来看,也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其中“四字弟弟”,贡献了超出预期的演技水平,至少没有拖影片的后腿。

    而圆方个人比较喜欢的角色是张译饰演的“相府总管”何立,那种算无遗策,举重若轻,用最平静的语气办着最残忍的事的那种感觉,是极精彩的表演。

    至于岳云鹏,虽然常年电影口碑一般,但是这一部却出乎意料的和角色感觉莫名的契合。也还是挺好。
    主角沈腾呢,导演张艺谋夸奖他是“行业珍珠”,这一点也没错,这个电影之所以气氛没被搞的太沉重,沈腾贡献超过一半的平衡,虽然本部影片的角色不算是他最擅长的,但是也至少有80分。

     

    应该说,片子里每一个演员都还是很用心,很用情,从这一点看,算是一个好片子。

    那圆方为什么会感觉很纠结呢?本质是这个电影的内核。

    如果说《流浪地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真实的,让人沉浸进去的世界,让观众就算知道这是电影,也会去思考自己如果置身其中会如何。

    那么《满江红》更像是一出戏剧,一场“剧本杀”,一出大家都知道都在等待着,期待着看到最后揭露谜底的一出戏剧,期待着看到一出精彩的表演,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从个人喜好上来说,圆方更喜欢前者,因为个人对于好电影或者一本好书的评价标准一般是“代入感”,也就是如果是我设身处地,我会如何。

    这样的电影说多也多,从小时候看的“阿甘正传”到这两年的“绿皮书”,当然也包括刚刚上映的“流浪地球”。都是知道所有剧情,圆方也愿意反复去看的片子。

    不过这一点《满江红》并没有达成。

    看的时候,有一种看《柯南》或者玩“剧本杀”的感受,紧张的节奏和环环相扣的谜题,还是挺有趣的。(虽然看到1/3就大概猜出来大家的身份牌了)

    看完之后,有种感觉,“就这?”,这个“剧本杀”中间博弈是挺有趣的,但是最后复盘给的理由动力,着实说服力有限?

     

    过了两天,再回味这个电影,觉得也还行,至少不算是烂片,不是在浪费时间,也没有感觉昏昏欲睡,或者想看手机。

     

    所以也在纠结,《满江红》是一个好电影么?

    张艺谋出品的电影其实大多有这样的情况。不会讲故事。

    事实上,如果从导演技术,摄影技术,调度组织等方方面面,张艺谋都可以说的上是全世界最一流的导演。

     

    如果给他一个命题作文,比如奥运会,冬奥会开幕式,完成度极高。(不过很大原因是因为奥运会,冬奥会要讲的故事和向世界传递内容,并不是他自己决定的。)

     

    一旦轮到他自己定故事主题,自己定要表现的内容,大多就会变成《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的戏剧。

    戏是一出好戏,也值得票价。但是,再好的剧本杀,当玩过一次,大概是不会想要去再玩第二次的了。
    所以,网友们觉得《满江红》是一部好电影么?

  • 一期一会:人为什么要面对面交谈?

    去巴黎旅游的时候,我最不理解的事情是,为什么这么冷的冬天如此多人还要坐在酒馆外抽烟喝酒聊天,还有,为什么即便在室内还要说个不停。总结就是,怎么就那么多可说的。有这个闲功夫,看小说、玩游戏不香吗?

            近一两年我才慢慢搞清楚与人面对面交谈的快乐。人其实可以随时随地地看小说玩游戏,即便在教室里或者工位上,如果你有意摸鱼的话。但是人跟人对面交流却很需要契机。

     

     

     

            与人相约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浑然天成的事,要双方都有时间,如果一方经常爽约,这种关系就慢慢淡了下来。再者,人跟人的缘分是很奇特的,非常困难才能遇到真正坐在一起交谈或不交谈都很舒服的人,经常的情况是,大面积的交谈空白,你得不停地往里加料才能继续下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雀跃喜悦的事情也在变少,人开始有很多的伤心与无奈,这个时候也不大愿意说了。

     

    面对面的交流如果能经常进行是很让人快乐的,一者听听别人的想法有时候是对自己的补充,另外,如果一下午都能喝着东西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坐着度过,不管是友情的还是爱情的,是人生里难得的一期一会。往往你觉得这样的日子以后还会有,但说不准以后大家都有变动了,这样的固定时光会越变越少。

    最近心态老龄化,实在是觉得一期一会这个词还是有道理的。

  • 疫情进入第4年,一代人终会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时间整体来说过得还是太快,2019年底到现在已经三年多半了,疫情已经进入第四年,2008年不是五年前,而是十五年了。我在快速走掉的时间里没做成任何大事,而同龄人们至少都已经完成了两三件大事。羞愧倒也还好,因为本身这时间被我浪费得也不能说没有快乐。

    为什么又突然提到时间流逝这事?因为昨晚看娱乐帖子,发现几个初代二代文艺网红们的样貌都变化挺大的。比如张辛苑,一搜她的近照认不出来了,比如晚晚,样子也变了。名利场里打滚,这些人的色相衰退得比普通人还要快,且在妆容打扮上已经明显过时。更雪上加霜的是,她们对自身样貌的自恋与对失去青春的恐惧,使得她们经常回忆并上传五六七年前的照片,更显眼下的凄凉。人到中年千万不要回忆过去,这个姿态就很可怜。时间走掉就决然地让它滚蛋。

     

     

    这就又要谈到中年人的油腻了,男女都包括在内。年轻人做作撒娇是十分可爱,中年人如果也这么来的话,配合不佳的外貌,只会让人难受,这是人间的残酷。于是,中年人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板起脸来搞说教这一套,爹味妈味十足,但这也要不得,因为拍拍自己的胸脯,您敢说您自己混得还行,不是靠各种投胎时机运气的?有十足的底气来教育年轻人?

     

    时间残忍,我又不得不用那句歌词了:一代人终会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正确的一点是,不要和年轻人比好看,不要嫉妒他们的纯真,去欣赏他们的可爱,这也是一种回忆青春,一种老了的智慧。

  • 永恒的夏天:在过年的冬天时节想念夏天

    今年是大年初三,现在天气很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我不喜欢冬天,说实话,每一年我最喜欢夏天,尽管这个热度有很多人不喜。夏天多好啊,天总是蓝得发亮,叶子也是绿得透亮,这种整个世界都反着强光的氛围我太喜欢了。

     

    夏天可以喝气泡水、喝放着柠檬的冰可乐,每天喝一种饮料,整个夏天多么惬意。

     

    夏天可以去海边,赤脚踩沙,看着远处的灯塔,如果和朋友一起去可以踏浪吃海鲜,如果和恋人一起去,可以坐在沙滩上看夕阳听海声。

    夏天可以去爬山,挑个清早,一行友人,在暗黑的夜色中就着露水裹紧衣服向上攀登,半小时后到了山顶,看那太阳一点点地爬出来光辉万丈。你们坐在山顶热烈地交谈,谁不爱这动人的时刻。

     

     

    夏天还可以去沙漠看星星,你们傍晚搭起一个帐篷,脱了夹脚拖,躺在里面休息一会儿。暮色降临,走出帐篷,抬头,哇,一整个璀璨的星空,微风拂来,物与我皆无尽也。

     

    夏天还可以在暴雨将来时一个人呆着,搬把凳子坐在阳台上,看着天从亮骤暗,还伴着奇怪的橙色,雨点子猛地打下来,是热的雨,一点点微弱的风。这个时候看看书、玩玩手机不能说不愉快。

     

    夏天还可以晚上熬夜躺在床上看个小说、看个电视,看完了穿着短袖短裤的你出来倒杯水喝,看向窗外,一轮皎洁的月亮高悬上空,哇,谁不爱这景色。

     

    夏天让我永远怀念着童年、过生日的八月、一些少女时期的心情,夏天就是青春。我永远爱着并向往着夏天。夏天等于永恒。

  • 迟早要看的书之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老舍的《四世同堂》是所谓必看书籍,但是不知道你们是在什么时候看的,我反正是2020年疫情期间武汉封城后关在家里实在不知道能干什么才看的。当时看这书有几个原因,这种经典书不看好像自己不是个中国人。另外当时跟我爷爷爸妈关在一起长达快半年,可以说非常地不和谐到窒息,我期望老舍至少能用他所谓老北京人的智慧给我些解决方法。

     

    一看才知道,《四世同堂》这个标题根本就不是描述家庭的温馨或者束缚,而是在强调普通的家庭如果要达到四世同堂,得建立在风调雨顺、无天灾人祸的基础上。而《四世同堂》这书的某种荒诞就在于,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北平沦陷这一阶段。

     

    说实话,所谓国破家亡,我们这几代人并没有太多感受,至多经历了所谓国弱,到了现在2022年这种感觉就更不大存在了。而《四世同堂》里老舍告诉我们什么叫亡国奴,以及在亡国期间,一个大的平时毫无区别的群体可以细分为多少个迥异的亚群体:只有理想的中年文人爱国者、投奔武装革命的年轻学生、投机倒把的各类叛徒、只担心茶米油盐的普通市民。

     

    这本书的内涵很朴素,也就是承认,如果这个世界依然有边界、有国家民族这个基本概念,那么落后就要挨打是个真理。看的时候我的心酸在于,北平或北京,堂堂曾经的一国之都,居然沦落到这个地步,普通市民恐惧日本人的细节特别多。后来紧接着看了苏青的《结婚十年》,里面讲的是同时期上海的情况,非租界区的人当时要坐船纷纷逃回南方的乡下,我的天,那个在船上人挤人逃难的状况也是非常地凄凉。

     

    我们都不是研究政治的人,但看看《四世同堂》,因为老舍本身语言的精准活泼、他渲染的燕赵之地的慷慨悲壮,我们至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是多么恶心、多么令人恐惧的事。

  • 对视的时间:流行文化不再推崇浪漫

    最近过年又看一老电视剧,男二和女二是发小,很多年没见了,突然有一天在等绿灯时看到了路对面的对方,先是错愕,后是惊喜,眼睛开始缩小,两人都笑了起来。这两角色都不讨喜,但这个场景非常动人。

     

    若干年前的电影电视剧特别喜欢拍这种久后重逢或者熟悉的陌生人终于有一天相遇的定格画面,比如金城武梁咏琪的《向左走向右走》。这类浪漫奇缘片不仅在华语圈里绝迹了,美国人也不拍了。可以这么说,2010年以后,流行文化不再推崇浪漫。

     

    浪漫在时间上是慢速的、不求结果的,但如今996的上班人士,回来就是躺着玩手机,睡觉都来不及,无暇浪漫。年轻的学生一是各种考证内卷,二是社交媒体造成过度的外貌焦虑,也浪漫不起来。

     

    反正就这破世界的运转来看,一时半会也好不起来,更别说浪漫情怀了。但有时我们抬抬头,视线从手机上移开,说不定和谁四目相对,让时间凝固那么几秒呢。

  • 经常熬夜好不好?熬夜的坏处与快乐

    熬夜的坏处谁都知道,最明显的就是使人第二天行尸走肉半清醒,也就是人不人鬼不鬼。但熬夜显然是有些快乐的,要不人有毛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快乐之一,夜深人静,你与黑夜相融,瞬间觉得自己有了点神神叨叨的奇妙感,不熬个夜对不起宇宙。

    快乐之二,白天拖延症上头,啥也没干,且昏昏欲睡。晚上十点突然醒了,这时候把死线给高效地赶完,不得不佩服自己是个生存牛人、垃圾堆里的强者。

     

     

    快乐之三,深夜感官放大,这时候emo一下留下几滴悲伤的泪水,证明自己拥有煽情的诗意,可能是个艺术家。这种感觉值得拥有。

    快乐之四,白天跟人废话言语、无用社交,晚上不吃点鸭脖烧烤麻辣烫不喝点啤酒可乐,不追剧看小说打游戏,对得起自己在人世的短暂时间?

    当然这个熬法快乐是有,但极大可能猝死。所以一周熬个三次夜就是极限了,亲爱的们,珍爱生命九点睡觉吧。

  • 还在工作就相着退休后想做什么事?退休愿望清单

    说实话,一个上班的人,没法不想退休这个问题,这不是以前那个集体主义年代,上班八小时实际上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活,还可以磕嗑瓜子打打毛衣唠唠嗑 串串门。八小时就是八小时的真正的工作,还加班,领导还嫌你不够上进,还希望你自己监督自己,最好醒着就是上班的状态。如果你已经成了爹妈,没有你自己和你伴侣的爹妈带孩子的话,基本上不用活了。这是所谓新自由主义的弊病:没有大的系统兜底,全是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优胜劣汰到让人想吐。

    一个还有情感在的人大范围是不愿意上班的。上班有其一定的乐趣,比如与同事见面,完成任务也是有满足感的。但是说到底,还是很累很累。所以,迫切地希望退休是现代社畜的普遍愿望。

    退休之后可以干很多事情啊,给大家回顾一个愿望清单:

    1.   春夏秋冬,去不同的地方。春天去江南吹轻风,夏天去海边看灯塔,秋天去北方看月亮,冬天去东北吃烤串。

    2.   和煦的日子,在河边戴着帽子垂钓看夕阳。

    3.   和友人们结伴泛舟湖上,吃喝玩乐。

    4.   看很多想看的书,看故事、看历史、看宇宙。

    5.   看西北的星星,看东非的动物,看与庸常生活不一样的一切。

    “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叫人如何不想退休。

     

  • 读最喜欢的近现代中文作家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

    说老实话,我最喜欢的近现代中文作家,不是陈忠实张爱玲,也不是王安忆马家辉,而是王蒙。虽然他的虚构作品不多,但是前几年看了他很年轻时写的《青春万岁》时,我惊呼,这真的是罕见的青春的理想主义,热情洋溢,让人感动鼓舞到落泪。上个月,又把他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看了一下,这个小作品体现的是他小小年纪就入世的绝顶聪明,力量感很强。

    忧伤能说出几句模棱两可话语的作家多如星,但真正人格上达观洞彻的譬如苏轼这种的没几个。在困难的时期,我们不想看做作无力的话语,需要的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气魄,譬如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王蒙就是这样的作家。

     

    他能退而写作,退到新疆几十年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进而担任文化部部长,过了八十五岁还能上《圆桌派》说话有趣幽默。这样的作家怎么说呢,是有强生命力的,知行合一。

     

    所以,朝他们靠近一点,也能获得一些勇气。勇敢是最可贵的生命品质。

  • 过年看历史小说与侦探小说:《世纪三部曲》和《蝙蝠》

    上班上学让人不是人,最近这个春节又人不想探亲也不想出门看电影。还是看看故事,熬到夏天出去旅行吧。继续推两个还可以的通俗小说系列。不像严肃小说需要动脑子,半天进入不了状态,也不像有的网络小说,凑字数到离谱,半天也进入不了状态。这两个系列应该强忍二十分钟的不耐就可以很顺畅地看故事了。

    第一个系列是肯. 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纸质书有九本,但看起来非常快。有人说,外国名字记不住。不要紧,我们只需要大约记住人物的关系,谁跟谁有仇、谁跟谁有婚外情、谁跟谁是父子关系就行了。故事才是这种通俗小说的核心。这本书如果凭残存的记忆,讲的是欧洲一战前后、十月革命、二战、大英帝国衰落、冷战、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解体直到奥巴马的名字出现。也就是西方世界的近一百年。

    通过几个国家的几个家庭的地理上的迁移、姻亲将这所有事件串联起来。一百年九本书就讲完了,有大场面还有小的写得很心动的爱情故事。唯一的问题,太西方视角,其它国家地区仿佛隐形。第一本的前几章讲英国矿工的需要忍耐,前几年看的时候正好在武当山玩耍,等人时忍耐过去了,后面边爬山边休息看小说,身心皆放松。现在身不能在外,起码心得进入虚拟现实。

     

     

    第二个系列是侦探小说。英国的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当然好,但无奈岁月久远,人进入不了状态。日本的那几位也不错,但是日语翻译过来的废话连篇让人绝望。换换口味,看本挪威的吧。尤. 奈斯博的侦探系列小说,讲的就是当代的,他的第一本《蝙蝠》,把一个冰冷地带的警探送到了炎热的悉尼,这里面就很有趣了。我已经忘了情节,但看的时候很愉快,而且感觉作者格调高,语言简洁,如果是英语世界的作家,怕早就家喻户晓了。

     

     

    看书愉快,微信读书上都有。期待夏天的来到。

  • 过年看电视剧:甜宠与青春

    春节前几天朋友推荐了个甜宠剧,看了两集,一阵身心不适。惶恐中我疑心自己真的心态上也老了。于是去看了两眼台湾和日本的青春片剪辑,依然很感动。我明白了,之所以皱眉,是这些甜宠剧确实有些问题。

    青春片的本质是惆怅,《蓝色大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都是如此。很真实,谁的青春里不带着遗憾与不圆满,就像暑假结束的前几天,夏天完了,如同汽水里的气泡,你和你喜欢的男孩/女孩没有任何的接触,甚至自此分道扬镳。

     

    但甜宠剧可不一样了,那是圆满到一个空洞都不放过。不仅有个男孩/女孩热切地爱着你,还默默地爱你,甚至为了你命都不要。你们即便高中没有在一起,大学的第一天也会在一起。如果这个男孩/女孩倒霉地死了,再过几个轮回你们依然会在一起。

     

    Excuse me !!!这简直有病,青春可贵,但没这么神圣。你强烈的爱意可能源于荷尔蒙、源于无事可干、源于没见过更可爱的人、源于偶像崇拜的光环。

     

    甜宠剧的另一个问题是,因为要表现男女主无限的爱意,演员们总显得油腻极了。这对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在视觉上的干净清瘦有很高的要求。当你看到一个纵横情场八百年的肥胖男演员试图装成高中生陷入爱情的样子时,你只有以下的动作:皱眉、闭眼、关掉视屏。

     

    如果要选演员,请按下图标准来。不说多帅多好看,起码得干净吧。

  • 2023年春节去电影院看张艺谋导演的《满江红》

    今天年初二,清晨7点的上海下着雨,天微微亮,就像是早上看的《满江红》的主色调一样清冷、微蓝、让人感到寒意阵阵。

    一个只有两个小时来破解的案件,因为一群看似无关紧要的底层小人物的相互辅助下,用一条条人命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线索。当谜底揭开的过程中,如今的人或许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当那首如今脍炙人口的《满江红》被士兵们一遍遍复诵的时候,一种力量的热感仿佛从身体里的每个角落突然就窜了出来,不禁让人感动深刻。

     

    这就是《满江红》的故事。

    清冷的色调是全片的基础,张艺谋对于电影色彩的把控我觉得是国内独一份的顶尖。不同于陈凯歌那种只喜好色彩浓烈,也没有王家卫那种独爱阴郁、高饱和的色调,他的作品从一开始浓烈的红色,到后来的不同色块的运用,再到小成本制作的接近生活,又在《影》中玩了把黑白色调的阴暗。

     

    而《满江红》看片名潜意识里感觉应该会是非常恢弘的色彩调度,可实际上全片将近两个小时都在一片清冷、泛蓝的色彩中度过。他用镜头带着观众在这阴暗微亮的一个个场景中穿插,营造出十分浓重的悬疑色彩。

    而到了最终,当秦桧站在二楼高声朗诵起岳飞的《满江红》时,整个色调已经从原本的阴暗清冷过渡到了明媚阳光。因为这个时候,案件已经完全水落石出了,这时我们才能看清角色脸上的光彩,看清他们眼中的那道光。

     

    用色彩来给整个故事的结构、段落做分割,这手绝活我个人认为全中国只有张艺谋玩得最好。

    看到片头出现“开心麻花”的logo时就知道肯定少不了他们家的喜剧演员,沈腾作为当家头牌成了这部影片双男主模式中的主角,而另一位则是易烊千玺。同时,当郭京飞、岳云鹏、张译、雷佳音等一众男演员出现之后,当潘斌龙、余皑磊一个个跳出来后,大概能明白这就是部男性角色为主的影片,而他们的演技是否合格就是整部电影最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个喜剧演员,沈腾、岳云鹏、潘斌龙这几位是一旦出场就自带喜感buff的。对他们来说,这就仿佛是观众们为他们打上的烙印,相当难去除。张艺谋对他们的调度并没有刻意去喜剧化,一些镜头、细节、桥段的确还带有一些喜剧色彩,但我个人认为这几位都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出了足够的一个正剧演员的演技和功底。

     

    他们没有耍弄自己的喜剧技巧,沈腾那微胖的脸上看不到半点逗你开心的想法,潘斌龙的过场更是从头到位做好了一个配角该做的一切,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和耍心机。至于岳云鹏,观众看到他的造型和一些表情会笑,但张艺谋给他的设定就是这么个日常装傻充愣、实际上在秦桧眼里就是个跳梁小丑的角色。

     

    只能说,张艺谋充分利用了他们几位身上的喜剧元素,更十分有效地引导他们脱离出了喜剧演员的烙印。

     

    张译、雷佳音这两位的演技自不必多言,作为中生代的实力派演员,张译和雷佳音都称得上一线中的一线。张译饰演的何大人展现出了其人设性格中的阴狠、狡诈、看似弱不禁风实则深藏不露的特点,雷佳音饰演的秦桧也让人觉得这家伙绝对称得上皇帝面前看似忠良、实则奸佞中的楷模。

     

    至于易烊千玺……我得说他的确是天生适合演戏的。不是那种颜值上的适合,而是他骨子里有对演技的钻研,有对人物的揣摩。从《少年的你》到《送你一朵小红花》,从《长津湖》到《奇迹笨小孩》,每一部的演技都有提升,演戏的技法也越发纯熟。如今能在张艺谋手下卷出来,估计对他演技的提升作用会非常大。

     

    而作为全片最重要的女角色瑶琴的扮演者王佳怡只是个2002年出生尚未毕业的中戏表演系同学,虽然演技上还未成型却比刘浩存好太多了。论对年轻演员的调教,张艺谋的能力是真的非常非常强。同样是新人演员,张艺谋对刘浩存曾经花了那么多心血,怎么就还是这样呢?这说明再好的老师,也怕差生啊!

     

    全片是个悬疑故事,类似侦破案件类的剧本。整个剧本写得相当紧凑,逻辑合理,整个案件在沈腾和易烊千玺的牵动下,仿佛一个被层层剥开的洋葱,最终当真相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之前的那一个个反转和反杀着实令人惊叹。

     

    整体画面,镜头语言,那一段段走过的路、通过的门、敞开的窗,都暗藏了不少玄机。谁在前谁在后,代表了谁在掌权;走路的节奏快慢代表了他们内心的焦灼程度;门和窗代表了人的地位。同时老谋子依旧用上了自己拿手的对称取景风格,山西的高墙大院在他的拍摄下更增添了一份对人的压抑、无法出逃的窒息感。仿佛这大院里的每个人都被困在这里,或许也是在告诫人们权力对人性的捆绑。

    而沈腾、易烊千玺、张译、岳云鹏四人之间的对手戏堪称一绝,各种小细节的设定,对白中暗藏的话锋,每个人都心怀鬼胎,台面下暗地交手,台面上却要一片祥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的确需要编剧拥有相当扎实的功底和符合逻辑的设定,不然一个玩不好就真会玩成一部劈叉了的喜剧。

     

    待到最终终于来了场大场面,那一个个传令兵跑出去时的镜头切换的节奏,不断增加了观众心中的期待,当《满江红》通过他们一段段传到整个禁军,热血澎湃引发了所有人的共鸣。

     

    就像最后易烊千玺对秦桧说的那样:“一把刀只能杀秦桧一次,但这首词却能杀你千百次,让你承受万世唾骂。”这真的是不杀人就足够诛心一万年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导演和编剧虚构的作品,历史上这首词也不是秦桧留下来的,历史上岳飞之死也不能尽归于他,说到底还是岳飞对皇权的理解还是太理想主义了。自认为依靠军事驱除鞑虏就能迎回徽钦二宗,可这么一来你又让高宗皇帝如何自处?

     

    到最后,皇帝用了十二道金牌才勉强将其召回,这时候皇帝应该已经有了杀心。这么能打的一支部队却只听将令不奉皇令,换做你坐在那张龙椅上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如果岳飞身边有个识人心的政委,或许命运就不会如此吧?

     

    最终佞臣秦桧顺理成章地为皇帝去除了一个心腹大患,而自己也成为一手遮天的宰相,并且顺利成就了“绍兴议和”,既稳住了宋金之间的战争,又让高宗不用担心自己的皇位受到影响。

     

    南宋一朝最终延续了152年。

    最后再来一起看下这首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狂飙》:双男主的套路,过年无聊可看爱奇艺

    本来写了个电视剧《狂飙》的内容,结果,因为这片子涉及到1990年代以来私有经济活泛后的某些房地产商如何变相黑社会暴力、官商勾结征用土地的事情,别人这么拍了,我当然要这么写。我的个妈,连改两次都没通过,实在是无语凝咽,那就不说了。

    不谈剧情,总可以写编剧的套路吧。这片子是双男主,双男主和双女主一样,是小说和影视剧喜欢的某种较为简单的处理人物的方式。双女主,通常这两女性是有点竞争有点嫉妒的关系,她们多半会爱上一个同样的男的,处处纠葛,最后作者会写,啊,她们如此地表面不和,实则她们相亲相爱,爱得极为深刻。看来看去你会觉得,我的个妈,这作者们是不把她俩写成灵魂伴侣状的蕾丝誓不罢休了。详见《七月与安生》《那不勒斯四部曲》《流金岁月》等一系列双女主的通俗小说。

     

    双男主,写起来当然会涉及他们的内心,但配置上永远就是一个纯真的因为固守纯真而成了社会的边缘人,白道。一个被命运压制的自尊受损的永远会为了找回自尊而成了高度利己的丛林法则胜利者,黑道。这两人,要不就是儿时同学,要不就是青少年阶段,纯真的拯救了倒霉的,而后命运折腾,两人永不相交,成了敌人。《狂飙》里的张译与张颂文,以及一大堆香港警匪片全是这种套路。

     

    双女主与双男主,基本上都是镜像处理,双女主是性格的AB面,你羞涩,我必开放,你可爱,我必飒爽,两人爱上一个男人的桥段,说得不好听点,表明雌竞仍是女性生活的某个命题。双男主,就没这么烦,基本上两人再怎么性格不一致,全是外部的搞事业,只不过一黑一白,一道德正面一达尔文主义者罢了。

    过年如果特别无聊,《狂飙》可看。

  • 那些让人觉得愉快的事儿

    2让人觉得愉快的事儿是,冬天感觉快要过完了,你闻到了温暖的风。开始抬头观察蓝色的天,和树上的鸟窝。再等等就可以戴着耳机听周杰伦在湖边骑自行车,又打发掉了一个无聊的下午。

    让人觉得愉快的事儿是,疲惫的你在地铁上,看着手机还有几站才到家,于是开始下单麻辣烫、烧烤和茶百道,到家了,刚换好衣服外卖小哥也到了。你坐下飞快地吃着这些,生活不能说不值得。

     

     

    让人觉得愉快的事儿是,初夏,你有几天的假,买了张火车票去了北京,故宫的红墙黄瓦闪着使人眼瞎的光彩,你很热,买了根冰棍,吃着冰棍你从那个巨大的广场走到了妃子的宫殿里乘凉,哇,原来她们住的地方这么小。找了个凳子正坐着出神吃完余下的部分,你喜欢好久的人突然联系你,感谢故宫,它奇特的时空让某种愿望成真。

     

     

    让人觉得愉快的事儿是,圣诞节,你一个人坐着,突然想到有一年的圣诞节,你的爹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过这个节日,给你买了几本余秋雨和几包棉花糖放在床头柜上。你回到那个感受到父母巨大温情的一天。

    让人觉得愉快的事儿是,你走着走着,预感要碰到谁,结果真的碰上了,很神奇。

    平庸痛苦生活的底子里得参杂这些愉快的事儿,要不,谁能侥幸活下去。

    祝大家2023年春节快乐

  • 那些对我有过影响的书:《人与鼠》、《月亮与六便士》、《白衣女人》《三体》等

    人对文学或者书有感觉,年龄段并不一样。我在22岁时才真正感觉自己能看所谓文学。那本书是斯坦贝克的《人与鼠》,很薄的一本,看完后的感受是,原来好的文学是这样子的,我也能觉出它的好而不必听什么专家的废话。

    又老一点才看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受到冲击的点是,噢,有的人的一生是这么过的。

     

    亦舒的几百本短的也是在此期间看的,看个热闹。

     

     

    再往后,借了套三言二拍,看得废寝忘食,坦白讲,因为大都是小黄文所以目不转睛,感官冲击极大,但看着看着确实是红粉骷髅,中国那套佛教色空的虚无、钱财的虚妄反正也刺激了我。

     

    还往后,看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有影响我的是写《月光宝石》那位的另一本名作《白衣女人》,影响的点在于,哇塞,小说居然能写得如此狗血跌宕,够爽快。

     

    再慢慢的,发现史上留下名的书都有自己的优点,谈不上最喜欢谁。近几年看的愉快的是《三体》,其中第二本是一个下雨的初夏的早上坐在阳台上看的。另一本《洛丽塔》,去年换了工作在那里偷着看的,快乐在于这书是天才之作,另外偷来的时间格外地香甜。

     

    世界上的有趣的事不多,看故事看狗血故事是一桩。

  • 你相信灵魂伴侣吗?Soulmate

    不好意思,依然化身情感博主。有朋友昨天问, 你相信灵魂伴侣吗?不说实话,我很相信;说实话,我愿意相信,但真的没见过。
    灵魂伴侣,这个词的本身在于相信这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天造地设的,这个想法非常浪漫与美好。但是在行为上,也就意味着,既然是所谓命运安排的,你得等,等到这个人出现。言情小说里大量的这种桥段,就是你走运地等到了,从此你俩天长地久永不分离,仿佛生活中也没什么鸡飞狗跳、鸡毛蒜皮。
     但是,童话毕竟是童话,连《父母爱情》也只是童话。我们是世俗的人,得工作、学习与生活,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 ”等待“这个浪漫主义的持续动作上。明智的策略是,觉得某个人很可爱就行了,在此基础上如果有深厚的友谊就更好了。并且生命的本质就是变化,即便两人情淡也没必要要死要活的。

     

     灵魂伴侣这个抽象概念,如果将它具体化,祛除什么有缘千里来相会这种神秘主义的氛围,也就等于友谊+觉得非常可爱。可能再加上点奇怪的荷尔蒙。
    祝大家找到一个使心能够安稳的可爱朋友。
  • 男人和女人叙事的不同

    较之男性而言, 女性的叙事中逃离不了婚姻、爱情、子女这类固定命题,而男性的主流叙事只有一个事业/权力,简单而又目标明确。所以,女性谈论情感可能是贯穿一生的常态,而男性谈这个大约有三种可能性:第一,是少年人或少年人心态,对于某种美丽的状态还很神往;第二,中年危机,七年之痒;第三,老房子着火。

             拜伦说过这话,”自然,谁不愿在相同的人身上,永远感到那种害人的相思的美,就像她是夏娃来到眼前一样?那就会省我们多少心痛,多少钱。” 这话非常诚实。既说了爱情的易于逝去、人的无力挽回,又暗示了爱情和婚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还点出,人这一生中,喜欢一定数量的人并非人品的流于浮动,实属人之常情。

     

    之所以把拜伦这话引用出来,实在是现在很多对各种事件、文艺作品的评论上,人的思维与表述上太单一了。说了等于没说。解释并非辩护,只是说,人很复杂,这一生很难熬。而文学、艺术本身就是为了呈现这种复杂性。另外,婚姻确实是一种长期的契约与互助,并且是一种更依赖于友情的关系,坚固的友情比爱情也许更有利于婚姻的长久。

  • 希望自己到老都是一个看月亮的人

    最近几年不知道怎么搞的,喜欢看月亮,各种月亮。最近的一次,去年的夏天,和年轻的同事聚餐还是剧本杀后,十一二点,在路上,抬头看月亮,光晕在它周围,蓝色的背景里有流云飘过,一阵微风吹过我的手臂和脸。这时候的感觉是什么,是那种月亮、风、我,我们融为一体,仿佛宇宙的永恒在此刻显现。很神奇。

            还有一次看月亮,骑着自行车迎向它,它在一个大楼的顶上,非常明亮,很高,但很大,光像水洒地,这是秋天的月亮。不能免俗地在那刻我想到了那句诗:愿逐月华流照君。

     

    冬天的月亮,我不记得它的样子,我只记得它在人间的象征,灯、灯会、花灯、灯里的蜡烛,是人们想在这暗淡冷冻的季节流光溢彩。

     

     

             几米有过一本漫画《月亮忘记了》,讲一个小男孩如何捡到天上掉下来的月亮,如何与它成为朋友,又如何不得不将它放走的故事。月亮是一种珍贵又抓不住的美好之物,我们想占有它,但出于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必须让它悬在空中。

     

    还在柬埔寨见过橘色趋近于红色的巨大的月亮,躺在阳台上橘色灯光下的躺椅上看小说,听着楼下游泳池的水声,不得不说,今生至少要体会一次橘色的夜晚。

     

    对于月亮,我有很多期许,我想在很多地方走着、坐着、躺着看月亮,比如再次去敦煌的鸣沙山,比如注视某个海边灯塔上的月亮。

     

    希望自己到老都是一个看月亮的人。

     

  • 贫穷的他们:读戴伦·麦加维小说《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

    人到了年纪,除了关心自己,还相当关心世界的各种问题,贫穷与阶级就是我们最关心的。但这个问题太抽象,在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又不一样,而大量社会学的书又太晦涩厚实,无法入手。亚非拉的贫穷比较好分析,比如说,殖民主义的后遗症、军阀政府之类的。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贫穷到底是怎么回事?英国、美国这样的所谓发达国家为什么还有贫穷?贫穷跟暴力、阶级、懒惰这些概念是什么关系?几年前看的这本《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特别易读,在地铁上或者睡前看看最多一周就能看完。

    这本书为什么感触很深,因为作者戴伦·麦加维跟我本人的年纪相差不大,出生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发达国家的著名城市,他还是个白人男性。但他的童年居然如此贫穷痛苦暴力,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戴伦·麦加维成长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的“贫民区”,酗酒、成瘾、暴力、精神创伤……切身经历令他深知“贫困”意味着什么,全英国的底层人民又为何会感到愤怒。面对英国当下的社会矛盾,以及伦敦大火、脱欧公投等一系列争议事件背后的隐情,他想要做出解释。在《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一书中,戴伦从个人经历出发,邀请读者一同走入英国下层阶级民众的生活,直击他们的困境与心声。他不仅跨越了政治上的左、右翼之争,呈现出“贫困”的真相,更用理智、自省、真诚的态度指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为改变现状做出努力。

    另外,这个里面有很透彻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比如为什么中下层人士特别厌恶精英阶级,包括帮助下层的精英阶级。作者感情之强烈,情绪之愤怒,自尊之屈辱,看着应该会落好几次泪。

    还有,这个书最后的成书目录,每个章节的题目都是西方文学史上的正典比如《审判》、《喧嚣与骚动》,但作者本人因为在贫穷的社区、暴力的家庭长大,实际上成长过程中这些正典他是无法阅读、无法吸取的。这里面的讽刺也是相当深重。

    我们不是社会学家,总结理论不是我们的任务,但他人现在的历史了解一下也是能够帮助分析问题的。看书快乐!微信读书上有这本书。

     

  • 2023年情人节絮语

    2023年2月4日情人节就要到了,不能免俗地必须谈谈爱情了。我,一个大龄单身人士,依然在这几天内心波动,昨天打开小红书,看塔罗牌卜卦了两个小时,依然想看看是否能够拥有甜蜜的爱情,简单点说吧,我心有荡漾的人是否现在也喜欢我。我是想要现阶段和谁固定在一起就此结个婚吗?No! No! No! 只是喜欢人的感觉太好了,对比起其它工作、 忙碌时的平庸时间。

     

    很多人质疑爱情的存在,认为这是个强加在女性身上的虚构概念,一旦沉迷是危险的,不利于女性独立成长的。我不能完全推翻这个说法。那么,我们不谈爱情吧,它太高深,太遥不可及甚至有些危险。我们谈喜欢、谈动心吧。动心是你听到那个人的名字就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感知到ta在附近就开始紧张,恨不得即刻跳到另一个空间,坐在一起,就感觉很幸福,想用手抚上ta的头发。总之,这是人类能够想到的最为快乐的时刻,是那种觉得具体的人非常地可爱、比其他所有人都可爱的奇特时刻。一旦拒绝这样的时刻发生,我想不出人生还有什么更高的乐趣。

     

     

    人生所有的乐趣,智力上的、工作上的、家庭关系上的、甚至兴趣上的,都得付出万分艰辛、忍过千层苦,熬过漫长的时间过后才能收获一点如霜般微弱的快乐。只有喜欢、动心是让人遗忘时间的。

     

    情人节的存在,本质上如紧接着第二天发生的元宵节一样,是一种使暧昧的猜心游戏浮出水面的催化剂。在这一天如果有事情发生,那关系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如果没有,就提醒自己,算了吧,ta并没有想继续的愿望。但是,在这一天正式开始前,还是回到辛弃疾对情人节的最电流般的描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祝大家有一个心怦怦跳的情人节。

  • 恋爱生活:大学之未遂的风花雪月

    最近说到以前大学的体育课,突然想起来某个学期还有些风花雪月。大二,羽毛球课,男女混杂,青春少艾,具备故事发生的可能性。羽毛球对打,经常的搭档是其他院系的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关系友好,三人交换了联系方式。这个学期中,有天晚上,我破天荒地去了个我们寝室楼沿着坡往上走的一个教学楼自习。这个七八十年代的教学楼一股子阴森,惨白的日光灯下,坐下开始低效率学习。手机响了,是那个羽毛球课男生发来的,他问,你在哪儿。我说,在某某楼自习。他说,等我一下,哪个教室。过了一会,他来了,挨着我坐着自习了一晚上。

     

    细节忘光了,这个故事的尾声我也忘了怎么结束的。至于为什么没顺水推舟地开始一段,不是这个男生不好看,感受里还是清秀的,要不我不可能就那么坐了一晚。最大的阻碍是,我当时在现实里搞偶像崇拜,单相思着一个高中同学。于是其他的男的,好不好看跟我关系不大。

     

    体育课是故事的发生地,还有个周五的英语角也发生过一些事情。一次,遇到个高个子男生,愉快地交流了一下,当下没发生什么。过了几周,他托对面寝室的女生,叫她带话,说很喜欢我,因为长得像他的前女友。当时纯真的依然在搞单相思的我一听炸了,前女友,这长存的白月光,算了吧。后来戏剧性的是,这个男生和带话的女生谈起了恋爱,分手,男生去了新加坡留学。

     

    还有几次这样的事情发生,跟人的长相关系不大。漂亮固然重要,但人各有喜好,所喜的类型并不全然一致,是个人可能都入得了相应的眼。当时我并不懂,我这种可能入不了一些人的眼,还在搞偶像崇拜,并持续了很多年。

     

    总结,追星可以,但千万不要把现实中的熟人当成偶像,这是人间顶顶荒唐的事情。

  • 读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看权力的诱惑

    《笑傲江湖》是本政治小说,如果没有时间看,可以只看四章:第32章《绣花》东方不败、第35章《夺帅》左冷禅岳不群的权力之争、第36章《复仇》林平之的复仇与侦探小说般揭开岳不群的面目、第37章《伤逝》岳灵珊之死。其它篇章就今日而言,实在是不必要的娱乐小人物太多,跟故事主线关联不大。每次我看到田伯光、桃谷六兄出现,疯狂跳过。

    《笑傲江湖》32章《绣花》里主要展现的是权力的表现形态:高位者必居于或坐于奇特的高处,歌功颂德的各类肉麻口号,每天的集中朝拜,高位者最后的神秘无声。金庸当然不可能止步于此,这只是描述权力,他一大作家必然得讽刺权力和它的拥有者。权力,在话语分析里对等于男性,但金庸把所有追求权力的男性最后都给阉割掉,不得不说,极度黑色幽默。金庸还不止步于此,他来得更绝,得到权力后,东方不败不再眷恋于权力,甚至想跟杨莲亭双宿双飞,也就是居然产生了爱情。这也是徐克程小东那版《笑傲江湖东方不败》让林青霞演的东方不败对李连杰演的令狐冲产生奇特爱情的基础。

     

    《笑傲江湖》35章《夺帅》完全是中国几千年政治戏码的重现,如何内部斗争、拉拢,用宏伟的话语对下属洗脑。这章但凡是个看过历史剧的中国人,熟悉极了。

    《笑傲江湖》36章、37章是最为伤痛最精华的两章,按理说,这本书的男一号其实是林平之,他如何家破人亡、忍辱负重,以为被华山岳不群救了,其实是更一层地被陷害,如何心灰意冷,即便有了岳灵珊的爱情,仍旧不过是一场虚空。林平之可能是该书里最有力度的一个人物。

    至于说令狐冲,他的洒脱个性当然是作者极力向读者灌输的,但他起的主要作用是,衔接各个社会场,由他的不羁、他的四处游走,来串起每个场景。本质上工具人的成分较大。

  • 欲读未遂的大部头小说:《三国演义》、《静静的顿河》、狄更斯的书等

    说老实话,有几本大部头小说,我多次焚香沐浴,毕恭毕敬,端正地坐在桌前,配上一杯清茶。无数次对自己说,这是经典,作为一个接受过基本教育的成年人,得看,但每次坚持到某个固定章节,就再也没持续下去了。

    《三国演义》,天知道我从十几岁到现在打开过多少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天灵盖一激,大历史啊,决定要好好看下去。但每次,无一例外地停在了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曹操拿着刀准备杀董卓,董卓看到影子,曹操遁。第二个地方,吕布跟貂蝉的情事那块。也就是始终停留在本书一百二十回的前八回。真的不怪我,一个对中国厚黑之权术,甚至连中国人际关系都不想care的人,咋可能看得进去这种所谓英雄起伏的书。现在老了,可能可以看了,正在尝试中。

     

     

    《静静的顿河》,这本也是,尝试过三次,特别想搞清楚哥萨克骑兵的历史,肖洛霍夫的天才到底在哪儿,2020年关在家的时候也尝试过。抱歉,这本更凄凉,永远好像停在了前言、翻译者言还是第二页那块。也不怪我,一本正经小说,犹如一个正经人,开头的废话总是太多,我没办法坚持下去。

    狄更斯除《双城记》之外的所有书。维多利亚时期小说,狗血的优秀情节,特别适合无事悠闲来看。但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太厚了,尤其狄更斯,他自己办刊物,知道如何把篇幅拉长来赚稿费。所以他的书无比地难以跨过前面的部分。没有一次坚持成功的。

     

    这些大部头的书,适合眼下被空间困住的我们,说不定还能在这个破的时空里勉强增长一下那派不上用场的智慧。

  • 《流浪地球2》电影很好看,期待第三部(非剧透):

    所以,大家可能会跟我一样,会对几段剧情摸脑袋,心里暗想这样也行?也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对某些片段觉得很不适,但是当看完后,我认为应该可以评价这是一部好的电影。

     

    在不剧透的情况下,我想谈谈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受,就是这部电影对「给文明以岁月」和「给岁月以文明」进行了探讨。是的,如果你是三体迷,你一定也知道大刘在《三体》这部小说里也进行了探讨。

     

    然而,这部电影并未延续三体的思路,而是给出了一个新的解答:「给文明以岁月」和「给岁月以文明」是一体两面的,「给岁月以文明」是里,「给文明以岁月」是外。

     

     

    人不会永生,但是人类这个物种可以。也是基于此,对于单个的人来说,人性是给自己的岁月标上了「真正」的时间,这里的人性是正向的,是为了所爱之人愿意牺牲的人性;而对于人类而言,也存在一个「人性」,但是这个人性,既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

     

    所以,人会消亡,但是人类会永存,原因在于,人类有着正反两面的人性。先不说这个观点我是否认同,但是我觉得很酷。「人类总想毁灭自己,所以人类才能永生」,老实说,我是感受到这个,才觉得这部电影是部好电影。

    很期待《流浪地球》第三部,如果能够延续这个架构,我觉得这将是一部世界级的科幻巨作。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这部电影值得票价!

  • 春节看电影《流浪地球2》,比第一部好看的续集(前传)(有剧透)

    刚看完《流浪地球2》回来。先说一句:非常值得去电影院看!(如果不是旁边有个傻逼话痨一直在自言自语,观影体验会更好)

     

    制作一个系列电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往往是由于第一部电影在商业上的成功才在资本的力量下催生出了第二部、第三部……像《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就是这种产物。

     

    而能在一开始立项阶段就已经构筑出宏伟的故事篇幅和结构,并设定好每一部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操作方式需要导演、编剧、资本三方都能达到相当程度的平衡才能实现。比如《星球大战》系列,在三部曲成功后Lucas愣是坚持了十六年才制作出了前传三部、后传三部,开启了这二十年的星战热潮。

     

    所以,当《流浪地球1》成功刷新了中国电影的历史票房后,《流浪地球2》的故事就相当考验编剧、导演和资方的能力。如何将这个IP继续拓展,讲出更多原著2万字之外的故事,是最关键的一环。所幸,《流浪地球2》堪称是一部比第一部更精彩、好看的电影,没有让我这个春节档贡献的第一张电影票的人失望。

     

     

     

    (本文略长,涉嫌剧透)

    《流浪地球2》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第一部的前三十年左右。当人们开始意识到太阳即将在未来一百年氦闪吞噬地球后,开始从全球征集各种各样的避难方案,最终中国提出的“移山计划”成为了首选。因为它提出了尽可能多的保存地球人口及文明,并通过2500年时间将地球放到4.2光年外的比邻星。

     

    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更容易得到当下人们支持的人类电子化方案。即通过电子信号将人的记忆(是否算是灵魂不得而知)进行电子化保存,然后组成一个虚拟的人类世界,所有人都在这个世界内生存下去。听上去就和现在所谓的“元宇宙”非常类似,可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既然太阳氦闪会吞噬整个太阳系,那虚拟世界在实体世界的那些介质、设备不都会被毁灭么?既然如此,整个实体世界都毁灭了,虚拟世界又靠什么存活?

     

    这段故事中非常有意思的黑了把阿三。因为第一个探索出这项技术的就是阿三,当世界联合政府对该项实验禁止后,阿三那鬼魅的一笑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于是在第一个危机年代,两个不同延续文明方式的阵营就出现了,由此开始了相当长及频繁的斗争。这段故事交代了当年吴京和老婆韩朵朵怎么相识、相知、相爱并最终组成家庭,生下刘昂的全过程。也在其中将吴京在第一部中与俄罗斯宇航员之间的情谊做了个解释:当年吴京的师父就与俄罗斯飞行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关键时刻是他们并肩战斗阻止了虚拟派对行星推进器原型机的攻击。

     

    而第二段故事则由刘德华来演绎。他的研究课题和阿三的一样并因为遭受了交通意外而将女儿的生前意识传送到了虚拟世界。但受制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他与女儿的每次见面只能维持2分钟,2分钟后虚拟世界中的女儿就又回到了初始状态,陷入了不断的循环。

     

    当时人类已经研究出了量子AI计算机550C,作为他与女儿见面所用的550A的孙子,其运算能力和负载能力是爷爷的N倍。所以他开始提出了一个想法——将女儿传送到550C,利用它的能力将见面时间进行拓展,并通过550C的AI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的完整女儿的人生。

     

    事实上,最终偏执的他成功了!他不但将女儿的生前意识上传到了虚拟世界,更利用了最新型的550W(即第一部中的MOSS)来完成。于是,女儿的人生不再是2分钟,而是70年。但当这一切成功的一瞬间,月球上的推进器开始了满负荷工作,最终导致三台推进器爆炸引发了月球崩塌,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开始撞向地球。

     

    由此,我们才明白了为什么第一部中的地球会满目疮痍,为什么第一部中的月球不见了。原来在原本的计划中,人类计划每一年将月球向外推进10000公里,由此慢慢减少月球引力对地球的作用,减少潮汐变化对整颗星球的破坏,并且有月球这么个天然卫星在前,可以抵挡相当部分的太空物质对地球的撞击。

     

    但这个看似循序渐进、相当可靠的计划却被人为的破坏了,由此引发了月球危机。于是,全片进入了第三个故事——炸月球。

     

    月球的质量体单靠人类的力量是难以破坏的,但当年在月球建立推进器的时候,中方就提出了一个备用计划,以应对月球轨迹变化可能对地球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但这个要求全世界核武国家交出所有核弹头的计划因为人类自身之间的不信任而搁置,此时当危机出现的时候,李雪健老师的一番演讲让全人类各个国家之间都放下了彼此的成见,交出了所有3000多颗核弹头。

     

    科学家们按照计划,要求宇航员们将这3000多棵核弹头按一定的阵列方式布置在月球表面,通过定向爆破实现炸毁月球内核制造月球核聚变的效果,如此才能避免月球突破洛希极限坠入地球的情况。

     

    而事实上,由于每个国家核弹的密码方式、年代、型号均不相同,想要遥控起爆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在最后时刻只有依靠人为手动起爆来实现。于是,这里出现了电影中类似第一部全世界饱和式救援的那一幕——所有国家的宇航大队中50岁以上的宇航员纷纷主动站了出来,将希望的火种留给那些更年轻的人们,而自己慨然赴死。这一段着实令人泪目,而率先全体出列的则又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国,其后则是法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等国家。

     

    不得不说,这一段看得的确心潮澎湃!当所有核弹依次爆炸时,我看到的是所有300多位宇航员面对这最后一分钟的场景:他们大多有着辉煌激烈的一生,可在等待死神来临时却都非常冷静,仿佛这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他们没喊啥口号,留给地球的也只有一串长长的名单,只是在最后一刻沙溢饰演的师父说了一句:“从这儿看地球挺美好的。”就全都消失在了核爆的闪光中。

     

    与此同时,为了避开月球的撞击,全世界各个拥有超级根计算中心的国家纷纷开始了各自的行动。要利用550W将全世界的超级根计算中心连接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计算出最合适的行星推进器启动阵列,开始“移山计划”的进阶版“流浪地球计划”。

     

    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再次成为了焦点,在老同事“李丰田”宁理的配合与牺牲下,他在死前将自己的生前意识卡和女儿的卡一起插入了550W,输入了相关的密码。550W成功串联起全世界的超级计算机,启动了行星推进器,地球开始偏离原本的轨道,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大致的剧情就由这三部分来组成。

     

    从故事结构和剧情的演绎上而言,相比第一部的双线程故事,虽然时间线上是单线,但整部影片的结构相比第一部更加有层次和厚度,也更有了逻辑性。至于科学方面的逻辑和可能,我就不管了,科幻电影的本质就是想象嘛。别管按现在的物理、数学理论是否可行,只要敢想还是值得去鼓励的。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物理就不存在了,是吧?

     

    从人物塑造来说,刘培强的形象更加丰满了,更加入了李雪健老师饰演的中方在联合国的代表,沙溢饰演的师父,刘德华、宁理饰演的科学家,王智饰演的韩朵朵。我们看到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一个合格的宇航员的过程,也感叹起一个曾经在2044年拯救世界的飞行员如何因为病痛而不得不告别人世的故事。要知道当年在太空电梯里,韩朵朵作为上海姑娘可是牛的一逼,直接干倒了虚拟派的自杀攻击者,救下了整个电梯舱内的宇航员们。

     

    而其他各位演员都通过了自己纯熟的演技将每个角色都演绎的入木三分,尤其是沙溢,这个自带喜剧属性的东北人给缺失父爱的刘培强一个称职的父亲,也在最后一刻像无数革命先烈一般勇敢地站出来走向牺牲自己成就大我。在这部电影中,沙溢的表现突破了自己给人带来的固有形象,或许生活中还带有东北人特有的喜感,但他证明了自己是可以演正剧,并且能演好正剧。

     

    越发消瘦的李雪健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老一代演员身上的那股子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在全片中,他的每一次发言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用最简单的话术阐述了我们中国人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定义,对愚公移山的定义,对牺牲的定义,对完成任务的定义。他在世界联合大会上的最后一次发言,那整体造型让我想起了周总理,或许作为一个大国的代表,这样的形象就是一种文明的传承。

     

    当字幕升起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谨以此片献给吴孟达先生。”,真的泪目啊!

    最后,想说说整部电影的意义。

     

    当年《流浪地球1》上映后,很多人说这代表着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没想到没多久就被《上海堡垒》给关上了。平心而论,《流浪地球1》的成功一方面是中国科幻题材首次让我们自己感到了信服,就好比小时候我们看过的《霹雳贝贝》也是相当成功的一部电影,可之后二十年里我们很少能将目光聚焦在这种类型的影片上。

     

    为什么?我想主要是因为一:科幻电影的剧本制作难度要高于其他类型电影,毕竟会有很多人在看的时候吐槽其中的科学原理。第二点则是我们的特效水平可能无法跟上我们的想象力。

     

    而郭帆和龚格尔两位以及整个编剧团队通过这两部影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一定要对故事进行二次加工和扩展;目前中国的电影特效水准已经可以制作出合格的科幻电影。

     

    剧本的改编角度来说,大刘的原著真的是极其简单,就那么轻飘飘几页纸就讲完的故事。但其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对人类这种生物所带有的人性的反思。全世界这么多种族、国家、信仰,想要把他们都团结到一起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涉及毁灭全世界的危机来临时,我们从他的笔触依旧看到了人类相互间的不信任、猜忌、恶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部分的善意、牺牲、使命感,以及绝大多数人的麻木、跟风、愚昧。

     

    在原著中,建设空间站、太空电梯、地球停止自转、月球坠落、开始流浪等这一部主要讲述的故事不过是几段话、几百个字而已,但导演和编剧却用了近三小时形象的画面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这已经不能算是简单意义上的二次加工,而是近乎对一个提纲的全新创作。

     

    于是我们才能看到那高几万公里的宏伟的太空电梯,看到人在9个G的压力下受过特殊训练的飞行员会呕吐、会害怕、会像个婴儿般地睡眠,看到了无人机群与人类机群之间的大空战,看到了月球基地上巨大的自动化工程,也看到了全人类同心协力建设空间站的速度。

     

    这些内容都是全体幕后人员一遍遍的讨论、思想冲突、揉合、统一后才形成的,这才是一部电影的底子,实属不易。我认为我们国内影视剧行业里的那些导演啊、编剧啊、资方啊都应该向这个剧组好好学习一下,以便提升自己以后的出品,别到时候又花了老多老多钱,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不在于是否给中国科幻电影开了扇门,这才是《流浪地球2》对整个中国影视剧行业最重要的意义!

    PS:强烈建议大家去电影院里看这部电影,影片中还有很多感人、震撼人、弄哭你的镜头和桥段。

  • 春节看电影:谈谈《流浪地球2》、新冠疫情、危机与共识

    2012年,中影股份购买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版权《流浪地球》,2014年中影股份就决定了要启动电影的拍摄,2015年确定了郭帆作为影片的导演。

    2019年2月5日电影《流浪地球》正式在中国内地上映,首轮档期为2月5日-3月5日,后密钥延长2个月,继续从3月6日上映至5月5日,累计上映90天,最终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46.55亿人民币
    除了创造了票房记录,这部19年的片子还留下来几句当年的名词“饱和式救援”,“逆行出征”。
    现在知乎上还有这么一个问题:
    如何评价《流浪地球》中的“饱和式救援”?这个词可以火起来吗?
    当时的高赞答案是这样说的:饱和式救援是浪费资源的开玩笑的救援方式
    一年后,2020年2月疫情爆发众志成城驰援武汉之后,多了一条留言:今天的武汉就是饱和式救援。

     

    正如《流浪地球》开篇所说: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只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每个人和这场灾难息息相关。

    如果说《流浪地球》似乎以一种近乎“预言”的方式,把2020年全人类遭遇的这场“疫情”描述了出来。那么《流浪地球2》似乎就是为2022年“疫情”的冲击基本过去之后,做了一个总结报告。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流浪地球、疫情、与共识
    今天是流浪地球2的首映,出于对于四年前观影的美好期待,奇点世界迫不及待的赶了一个上午场就去看了,看完之后的确没有失望。

    应该说,这部片子贡献了一部世界级的科幻影片。不管是画面,剧情,节奏,摄影,应该说完全不弱于世界一流水平,至少是赶上了《阿凡达水之道》的水平。

    而更为关键的理念和内核,独特且宏大的国产科幻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相较前作都呈现出了完整的提升。而且完全超越了像《阿凡达水之道》那种殖民者欺负原始部落,传统昂撒英雄主义叙事逻辑。
    (以下内容尽量不涉及剧透,但可能会多少有一些透露,介意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刷之后再看这篇文章)
    《流浪地球2》实际上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以提出计划将建造1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危在旦夕,人类文明选择如何解决延续问题时,面临的巨大挑战。

    这个片子所讲述了的历史,跨度长达几十年,完整的展现了不同阶段人类共识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数次危机的博弈。(与此同时这个片子时长3个小时,个人不建议观影喝水,因为真的全程无尿点)
    《流浪地球2》是一部关于“共识”的片子。事实上,回顾真实人类历史,人类所经历的所有问题,所有危机,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共识”引发的。而解决问题中消耗最大的其实也是如何凝聚“共识”。
    《流浪地球1》中,电影给了一个答案,当有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的时候,人类是可以短期凝聚在一起的。

    《流浪地球2》中,针对一个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计划,在付出了无数的牺牲与博弈之后,也最终给予了一个乐观的结果

    但是,如果这个发生在真实世界。会最终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面保持共识,最终解决问题么?圆方并不这么看。
    在20200年疫情爆发之初,奇点世界就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不能够团结起来,全世界用一两个月做好准备,所有人都居家两到三周,再一同放弃商业利益把疫苗和特效药开源授权,那么疫情不就彻底过去了么?

     

    这难道不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对人类收益最大的方案么?事实上,这样的“美好”并不会出现!
    从疫情爆发之处,美国就开始大肆抹黑,甩锅中国,从全面断航到各种诋毁。直到疫情和他们相关。而疫情肆虐了三年之后。人类依然没有共识,今天能够看到人类依然在互相诋毁,互相限制,互相拆台。

     

    本质上,是因为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都有自己的诉求,都希望在危机中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没有人考虑人类的未来。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团结是需要代价的。
    只是这个代价远比奇点世界一开始所能想象的大得多。
    在影片中解决“某次危机”的时候,中国曾经提出一个成本更小,风险更小的解决方案。但是有几个国家出于自身的利益拒绝了,最终当这个方案在危机引爆之后被“翻出来”应急的时候,最终还是多付出了数百,数千倍的代价才最终挽救了局面。
    这里面,就是因为缺乏“共识”
    “原本危机应对计划,成为危机本身”这句台词描述的,不就是人性底层真实的弱点么?

    奇点世界扪心自问,如果需要牺牲自己以及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几十代人的幸福,去追求一个注定自己看不到希望到来的目标。自己会如何选择?会支持一个伤害自己利益的计划么?
    奇点世界并不知道答案。
    但是,有一群人或许当时他们也不知道答案,但是他们做出了选择。他们的名字如同影片中一样被碑文铭刻: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他们为什么能做出这个选择,还是用影片中最后的话来作为结束吧。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

    最后,今年是大年初一,祝大家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也祝所有曾经,现在,未来给予我们希望的人新年快乐。

  • 贩卖“价值观”的《乘风破浪的姐姐》

    《乘风破浪的姐姐》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点,就是把“女团”的商业逻辑从贩卖“外貌”乃至“性幻想”衍生到了贩卖“价值观”。

    无论这个“价值观”的内核是什么,这一逻辑上基本标的物的转换,在大家从2005年开始就持续被“青春选秀”所冲刷,观感早已钝化的背景下,就足以作为支撑起节目成功的基础了。

    而这个节目又“聪明”又“坏”的地方,也就在于“贩卖价值观”这件事上。

     

    这个价值观的内核,打着“女性多元化”的名号,而展示的却依旧是单一的、刻板的女性形象,甚至是利用了这些观念,对女性的“既定”形象进行了强化。“我不再害怕衰老,因为伊能静54岁依旧容光焕发”“即使30多岁,仍然可以勇敢和挑战自己”“姐姐不愧是姐姐都好敢怼”,这些主打的价值观念,所暗含的是什么呢?

    是女性“不可以”害怕衰老,是女性即使年龄增长在外表上也依旧“要不露声色”,是女性老去就“势必丧失”勇敢,是只有获得普世意义上的成功“才可以”做自己,是女性的不自由,是女性被囚禁在僵化的价值体系中的困境。

     

    这不是节目制作方的错误。

    制作方的目的是做出符合市场逻辑,迎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以最大化地获取商业利益,正如前文所说,这一点上,节目是毋庸置疑的成功。

     

    他们抓住了“女性主义”话语的热潮,精准地利用了这个话语在公共空间里的空白,一马当先地在其中占稳了位置,收割到了应得的商业成果。

     

    虽然不是错误,但足以是“作恶”。

     

    因为在此之下,受到伤害的,也无疑就是“女性主义”和女性本身。

     

    举着“女性主义”大旗,却做着反女性价值之事的资本方,在利用过这个话语,又转身离去之后,是不会在意“战场”内的这一片又一片的狼藉的。而其本身所带有的强势话语权,更是具有塑造和掌握公共空间的优势力量。

     

    当女性依旧囿于“可以”和“不可以”之间,仍然被束缚在“应该”和“不应该”里面,当女性的完整和真实还是被放置在某个前提条件之下,我们又怎么能心安理得地谈论自由和自我,而天真地认为,女性已经把观看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呢。

    每个人都在对房间里的大象避而不谈,而大象,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