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荒到点开了黄磊的新剧《张卫国的夏天》,说实话,如果见过长发时期的文艺青年黄磊,对于他这么多年来居然持续拍这种家长里短的不停说话的片子是有点感觉怪怪的。沉默美少年变成絮叨大爷,谁看了不感叹一句时光无情红颜易老。但这个剧看了十分钟左右,大概就懂了黄磊。
做个假模假样的文艺青年是很苦的,在外形上就不能胖,这意味着你要不坚决地远离美食,要不就干脆是个胃病患者。而且文艺青年的面貌上是忧郁伤感的,这说明你得成天看些感伤人生、时间的小说电影,广泛地研究社会的黑暗面,对人类的恶劣本性痛心疾首,基于此类厚重暗黑深刻的素材再加以创作。输出倒是有了,但因为这些东西太过沉重,很有可能到最后人无法承受,要么精神忧郁了,要么肉体自己给消灭掉了。
实际上,黄磊在这个片子里仍然带着过去的某些文艺气息,但不像他年轻时候的《似水年华》,把背景放在一个烟雨朦胧的乌镇。他把故事设置在了北京的胡同里、南京的江边,画面里有鸽子、胡同里的自行车修理工、煎饼果子摊、白塔,声音里有鸽哨、北京的方言、南京的方言。他的文艺,已经从过去的固定的单一的想象的文艺,过渡到现在这种以温暖的活的各种人际关系、语言、声音构成的文艺。谁说一个煎饼果子透出的气息就比不上乌镇的雾气蒙蒙呢?而且这个片子的主线仍然是中年危机(大的背景对应京剧的式微),这其实也是文艺青年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当你不再漂亮有趣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不活了?
反正咋说,厌恶这个世界是很容易的,做个厌世的写些巧句的骨瘦如柴的文艺青年也很容易,但是做个爱那么一点生活的文艺中年、老年很难。起码,黄磊是做到了,尽管胖了少许。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