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让我们烦躁的熊亲戚

其实一直以来我不太赞成标题党。所以花了三分钟时间时间才拟了这样一个标题。
其实在网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文章说熊孩子怎么怎么的,熊亲戚怎么怎么的。这类新闻里面网上流传很广的就是那个“洗钢琴”的故事。更有很多春节回家对付他们的攻略,甚至还有漫画版的。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中间其实隐藏着一个深刻的矛盾,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于家族的排斥。

为了深究这个问题,其实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还是翻到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一本书强烈推荐,非常好读,很有意思。

书的第十三章说到“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
这是什么意思呢?
由于我们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们的三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对于“家”的概念已经由父辈的“大家”,缩小到了“小家”。对直系血亲才有家庭成员的认同感,除此之外的旁系都算不得“家人”,更不谈家族概念了。
而父辈,由于一直延续下来的“人情”观念,他们对于“家族”有着一种很深的执念。

HB是一个人情很重的地方,特别是在吃酒这个方面。虽然说政府移风易俗搞“不整无事酒”这个运动,但是千百年形成的人情社会,不是一纸文件就能够破坏的。在互相送钱已久的情况下,谁都非常讨厌这个习俗,但是谁都不愿意停止这个习俗。
所以说HB人跟人说狠话的时候要说一句“算账”,账算清楚,就互不相欠,那么也就不需要往来了。由于人情的牵绊,亲戚之间才要往来,正所谓儒家经典《礼记》所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有人可能会发现了,亲戚之间的维系与感情没什么关系,都是利益纠葛。确实是这样,亲戚关系是一种霸道的、强制性的关系,以血缘、地缘为基础,以人情为纽带。代代相传,代代相续。再有就是地缘关系,屈原的《渔父》说“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中心点都在家乡。即便自己不在家乡,但是父母在家乡,亲戚也在家乡。一般来讲要断掉亲戚之间的往来非常困难,除非你连父母都不认了,家乡也不回了。低头不见抬头见,一般来讲人们都对亲戚抱有巨大的宽容。

搞清楚这个道理,再来看我们八零之后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与父母一代的熟人社会不同,生活范围已经扩大到了“陌生人社会”。我们从自幼学习的不是跟兄弟姐妹打交道,而是跟同学邻居打交道。每隔几年,由于升学或者换岗,我们身边的人就要更换一次,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陌生人。我们已经熟悉了自强自立,依靠自己而生活。qing

在社交上,我们不仅仅与熟人进行实体社交,还在网上通过各种身份进行虚拟社交。习惯虚拟社交之后,我们就不像我们的父辈那样对“人情”看的那么重。遇见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后不打交道不就行了”,但是父母却由于“人情”的牵绊,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容忍。
唯独亲戚,我们鲜有交流!!!!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讲,父辈的社交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情况理应被淘汰,或者正在被淘汰中。而我们的陌生人社交模式属于已经进化的社交模式。

什么叫代沟?对于世界,对于社会的认识不一样就叫代沟。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我们与我们的父辈就生活在堆叠的两个平行社会上。他们以他们的方式进行着熟人社交,我们以我们的方式进行着陌生人社交。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对有些亲戚还是挺喜欢的?
这就要说到亲情了,其实现代意义上的亲情跟友情的行程其实差不多。由于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人情世故”没那么看重,所以我们与亲戚的社交行为也沿用了跟陌生人的社交模式:“亲亲,仇仇”。也就是亲近那些亲近我们的人,仇视那些仇视我们的人。对于那些讨人喜欢的亲戚,我们像交朋友那样接受;对于那些讨人厌的亲戚,我们在从心底不愿意继续交往。

什么样的亲戚是我们不愿意继续交往的亲戚?
简言之:三观不合的亲戚。

经常有人说到“社会转型期间的阵痛”。其实这种与亲戚打交道的痛苦同样包含在内。可能在几十年后,当我们垂垂老去,我们的后辈已经完全摒弃了老一辈的“乡土情结”,在陌生人形成的“契约社会”幸福生活。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